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通信是当今世界非常热门的一门前沿信息科学技术,它是密码学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安全性由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测不准原理和单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所保证,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量子通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单光子源、量子编码与量子信息的传输、单光子探测技术。1550nm是光通信和量子通信的第三通信窗口,所以工作在1550nm波长和较高温度下,用于光子计数的商用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目前探测单光子的理想器件为工作在盖革模式的雪崩光电二极管。在盖革模式中,APD被脉冲偏置在高于雪崩电压的工作点,一旦有光子或热生成的载流子到达触发雪崩,就在电路中产生电流。电流脉冲的上升时间标志着光子的到达时间。为了保证器件的安全工作,要求APD能自动终止雪崩,因此,要使用适当的外电路,无源或有源抑制电路来熄灭雪崩和恢复APD的偏置电压。
本文对红外单光子探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光通信中常用的各种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其次,用无源抑制方式对单光子探测中常用的探测器件——雪崩光电二极管(APD)进行了电流及倍增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无源抑制方法确定APD的暗电流雪崩电压的新方法,并测定了各种APD的雪崩电压参数。介绍了APD单光子探测器及其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带门模式控制的无源-有源抑制集成电路,并提出了一种门控设计方案。对原来开发的水冷制冷腔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两套风冷制冷腔,为提高探测器系统的实用性和集成度作了充分的准备。
对市售的雪崩光电二极管进行特性分析,为驱动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利于更好的确定单光子探测方案。同时,新开发的单光子探测外围集成电路及风冷制冷腔为提高探测器的安全性和灵敏度,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光电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