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作物多样性对猕猴桃园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 :天津农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因为口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越来越多的果农选择种植猕猴桃。目前我国一般采用清耕的方法来管理果园,这种传统的模式不仅让地表暴露在外从而引起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和生物多样性降低。而在果园行间种植草本植物,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果园覆盖作物后提高了土壤的稳定性,改善土壤肥力,优化果园生态环境,对于果园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猕猴桃园设置了4种不同植物组合处理进行比较研究,为猕猴桃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湖北省十堰市农科院柳陂试验基地猕猴桃果园进行。2种草处理为白三叶和黑麦草复合种植,4种草处理为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和早熟禾复合种植,8种草处理为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早熟禾、毛苕子、紫羊茅、百日草和波斯菊复合种植,对照处理(CK)为自然生草。分析比较覆盖作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猕猴桃园覆盖作物后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还能有效调节土壤pH。果园覆盖作物后还能降低土壤温度,以4种草处理降温效果最佳;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4种草处理最高提升了54.18%。2.猕猴桃园覆盖作物后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培养96h时,AWCD值顺序为:4种草>8种草>2种草>CK,表明4种草处理提高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最强。4种草处理和8种草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3.猕猴桃园覆盖作物后提高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猕猴桃园覆盖作物处理区的节肢动物丰富度和个体数都要高于自然生草处理,其中对个体数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表现为4种草处理>8种草处理>2种草处理>自然生草处理;自然生草处理区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较覆盖作物处理区的多样性指数大,而在不同处理之间也存在差异。猕猴桃园覆盖作物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筛选出了最佳的种草组合: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和早熟禾复合种植。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性满足转向对优美环境的渴求,而空间环境对园林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介绍了各国园林设计中的空间的运
冲击环境是衡量舰艇抗冲击性能,评价舰艇生命力的重要依据,冲击环境预报对于舰艇的设计和舰载设备抗冲击性能考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冲击谱是描述冲击环境最普遍的形式,但由
目的:探讨DBO(6,8-dichloro-2,3-dihydro-3-hydroxymethyl-1,4-benzoxazine)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增殖、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K562细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中对塔架式烟囱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的结论,以某重油电厂四筒塔架式烟囱为例,对风向与塔架迎风面正交工况和风向与塔架迎风面斜交两种工况分别计算并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