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剧作艺术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佛西作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他一生不仅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而且写出了大量精湛的剧本。他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著名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对推动戏剧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熊佛西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剧作不仅能巧妙吸收西方优秀剧作家的创作精髓,而且能将我国优秀民间文化与审美内涵融入创作之中并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剧本。已有关于熊佛西的研究侧重于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单部剧本,且这些研究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对熊佛西的剧作的研究有利于戏剧发扬民族性与创造性。本文通过梳理熊佛西的生平资料、剧作资料以及戏剧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论述熊佛西的剧作艺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熊佛西本人及其剧作的研究现状、其研究的可挖掘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介绍熊佛西的生平,分析其个人经历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探索时代背景对熊佛西剧本的题材选择、语言特色以及剧作的整体审美特征的影响。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剧本风格的变化为分析熊佛西的创作思想、剧本的艺术特征做铺垫。第二章主要对熊佛西的戏剧文学创作思想加以研究。本章集中对熊佛西剧本中所体现的人文思想以及接受意义作分析。熊佛西的剧本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剧本对时人与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三章对熊佛西剧作的艺术内容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题材方面分析熊佛西剧本的内容;第二部分从其剧作内容的主题切入进行剖析。第四章分析熊佛西剧本的特色。熊佛西的剧作不仅富有教化功能,而且在戏剧实践中大胆创设了多种演出方式,在中国戏剧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熊佛西相关的剧作分析熊佛西创作中的理论意义与价值。结语部分是对熊佛西剧本艺术进行总结,肯定熊佛西在戏剧界的地位、剧作的独创性,再次强调熊佛西剧本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熊佛西所呈现出来的剧作表现方法有更加敏锐的认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对我国花鸟画的研究大多都是着眼于设色艳丽的五代两宋的“院体画”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明清写意花鸟画上,而对元代“墨花墨禽”以墨代色的工笔花鸟画的分析与研究却
尽管在过去50年中抗生素的应用和临床治疗措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40%~60%[1].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
本文简介荔枝实生变异新株系-钦州红荔的选种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86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该药预防、治疗早期门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细胞密度为1×105/ml的HSC-T
应用基质固相分散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和测定了水果中三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前处理条件:弗罗里硅土作为萃取吸附剂,样品与吸附剂质量比为1:4,洗脱剂为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病情顽固,易于复发.我们于1999年3月-2002年10月,尝试用小剂量维A酸胶囊,联合自拟中药"消银肤乐饮"治疗银屑病1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动性以不同形式呈现在公益广告之中,AR、VR、等新兴技术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如何将互动性与公益广告充分融合在一起,以促进公益广告信息的传递与发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骨髓移植(BMT)组和BMT加川芎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成功爸爸—— 9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三人当选院士:长女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是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是著名经济学家;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