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以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上。这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根。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对于进一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丰富新农村建设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其背景与基础、基本概况、典型案例,总结出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进而提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首先,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得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能源与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农村生态环保政策与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促进行动。  接着,对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分析,分析其背景与基础、建设内容、基本现状、典型案例,总结得出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突出统筹发展、突出山海协作、突出绿色经济、突出文化培育等特点。  最后,根据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完善农村制度环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培育农村生态文化、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认为,总结借鉴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经验,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注重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农村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建设;注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要根据不同区域类型选择不同的建设路径,因地制宜,尊重差异,突出个性,实现“一村一品”。
其他文献
作为班主任,常听到师生之间相互抱怨。对这种情况,我深感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没做到位。究其原因,在于我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建立一种经常的、有效的交流形式,既
期刊
群体性事件是指那些由某种社会矛盾引发的,一定数量的人群参与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些诉求而采取过激行为,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群众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具有主
党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记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历史文献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随之呈现出复杂性、矛盾性、多变性等特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