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由于柑橘溃疡病(Citrus bacterial canker disease)存在难以防治、不能根除的弊端,加上溃疡病疫区的柑橘产品受到国内外所有非疫区市场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于柑橘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诸多研究,而几乎所有的柑橘属种质都表现为感病,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可能是从根本上治疗柑橘溃疡病的唯一途径。本实验室通过多年的筛选,从大量的柑橘属资源中选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抗溃疡病A系菌种质—枸橼C-05,枸橼C-05的获得可以为柑橘抗溃疡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实践指导。本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对枸橼类种质进行了系统的抗溃疡病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再通过感病单胚品种沙田柚与枸橼C-05杂交,共获得了848株杂种后代,对杂种后代进行了叶形与抗溃疡病的遗传学分析,为后续抗病基因的挖掘和枸橼抗病机理的探究打下了基础。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相对抗性指数与综合病情指数对11个枸橼种质进行了抗溃疡病评价,将枸橼种质分为了4个等级,发现园香橼、矮果香橼的抗性与枸橼C-05相似,对柑橘溃疡病菌表现为细胞坏死。(2)通过SRAP分子标记对14个枸橼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筛选了14对引物对枸橼种质进行分析,共产生70条扩增带,33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47.14%,14对引物可以区分14份枸橼种质。以遗传距离0.43为临界值时,可以将枸橼种质分为7个组群,枸橼C-05未与其他种质聚集。(3)对沙田柚与枸橼C-05杂交后代进行了叶形态学性状遗传分析,叶尖指数、叶柄长度、叶形指数、翼叶宽度、新梢颜色等性状在沙田柚与枸橼C-05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存在一定的遗传趋向,且表现为数量性状的遗传。新叶颜色性状与其他性状都呈显著性相关,可将新叶颜色作为今后类似杂种早期鉴定的形态学标记。(4)对沙田柚与枸橼C-05杂交后代进行了抗柑橘溃疡病遗传分析,将848株杂种后代分为4个抗病等级,极感病206株,感病438株,抗病134株,极抗病70株,将极感病、感病划为感病类;抗病和极抗病归为抗病类,经卡方分析,感病与抗病植株的比值符合3:1的分离比,杂种苗的抗病性状可能受两对基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