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消费选择差异——基于2016年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ke0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住房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但是,自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项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房价。房价上涨不仅意味着有房者其家庭财富的增长,还加大了无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担忧。《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报告①显示,我国家庭住房拥有率为92.8%,其中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为90.2%,与2013年和2015年相比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我国城市住房自有率远远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这与我国居民偏好买房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如今,城市居民作为消费者的主体,其住房需求偏好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城市家庭住房的消费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家庭周期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及住房选择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户主年龄、户主学历、户主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家庭劳动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居住支出等指标,重构指标体系,构建住房租购选择模型和购房类别选择模型,以2018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家庭特征因素对其住房消费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一、关于住房租购行为的选择。研究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家庭劳动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年居住支出六项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是影响城市家庭住房购买或租赁选择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户主年龄是租购选择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相对于30岁以下的户主,年龄45岁以上的户主购房比远高于租房比,年龄30-45岁的业主购房比高于租房比;其次是户主婚姻状况,已婚家庭的购房概率更高;家庭劳动人口数量、家庭规模、户主学历对租购行为的影响相当,仅次于户主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居住支出相对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此外,具有大学或大专学历的户主相对于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户主,购房概率高于租房概率,而学历为硕士及以上(户主学历2)虚拟变量未通过检验。
  二、关于购房类别的选择。购房类别以住房面积划分为三种类别:类别Ⅰ(90平方米以下)、类别Ⅱ(90-140平方米)和类别Ⅲ(140平方米以上)。研究结论为:相对于住房类别Ⅰ,选择住房类别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历、家庭规模、家庭居住支出三项因素,本科及硕士学历家庭、家庭规模大的家庭、家庭居住支出高的家庭购买几率大,满足一般居住型需求;相对于住房类别Ⅰ,选择住房类别Ⅲ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影响选择住房类别Ⅱ的因素外,年龄、家庭收入、家庭劳动人口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说明随着年龄、家庭收入、家庭劳动人口是改善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通过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大力推行各项福利和税收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其次,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体系,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最后,通过宣传引导,提倡居民购房的理性消费。
其他文献
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面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会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2016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化解房地产库存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较长的一段期间内,如何采取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压力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快速。但是,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存在供给侧方面的问题,同时部分城市的库存大,影响了河南省房地产市场的
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着劳动力的需求关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在资源配置关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则对产业结构调整所需劳动力的供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与匹配。  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和收集资料之后,以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为指导,在全面、客观了解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深入分析高等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农户生活条件,在此环境下,传统以畜禽养殖为生活经济来源的农户逐渐开始从事其他行业,但仍然存在一些依靠畜禽养殖为谋生根源的养殖户,畜禽养殖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基于此,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政策治理畜禽养殖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研究者的环境污染对策问题的
学位
1简介:  40年的长期冲突破坏了了基础设施、法律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福祉、当地团体的政治和社会关系以及对和平生活和安全的看法。缺乏司法、善政、缺乏大型经济项目、促进福祉造成了麻醉药品生产、犯罪、非法贸易、冲突和谋生叛乱(JasonE.Fritz,2011年,第8页)。阿富汗2017年的人口发展指数显示,人类发展水平较低,在创收和人均收入方面—620-64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40%的贫困人口
阿富汗战争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该国仍处于社会经济的恢复重建阶段。显然,提高人们识字率和知识水平可以帮助阿富汗实现其目标。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优先主题。本研究将调查阿富汗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探索和评估管理,学习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因素在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就以下问题得出一些相应答案:  (1)师资力量在阿富汗大学提供教
学位
本文评估了社会关系对公共机构员工绩效的影响。利比里亚国家警察(LNP)是该研究的案例机构。通过考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OCB)的调节作用和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来测试研究中使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被视为社会资本的原始来源,被解释为表示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现有关系,而员工绩效表明员工在组织内履行特定任务,职业角色或职责的职能的程度。通过使用SmartPLS统计软件,在本研究中统计分析了警
学位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以及稳定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必然会体现出来,与司法渠道相比,信访渠道由于成本低廉,程序简单,更容易受到群众青睐。因此,信访制度是否有效运行,直接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信访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能否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做好信访工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民情,更好的维护民利、凝聚民心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对这一战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目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宏观层面研究较多,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有必要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实施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具有领导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因素引发的各种公共危机频繁发生,包括2008年南方大暴雪、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这一系列危机事件对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不断考验着公共管理部门有效预防、迅速应对、妥善处理高度不可预见型、复杂性公共危机的能力,也是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
学位
摘要:住房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保障每一位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的住房政策目标,既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住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住房商品化政策,采取了公房销售、住房补贴等政策措施,促进了住宅社会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经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中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