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以“海上丝路”沿线国家为例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平台。伴随着全球化分裂的不断加剧,支持全球化发展的各种因素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这样,通过建立自贸区消除贸易壁垒,以求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的路径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中国积极签署自贸协定,谋求与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是中国不可割舍且利益密切的合作伙伴,大部分国家在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前提下先通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进行合作,但不单独签署自贸协定也让合作政策的内容缺少针对性。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出口主要的目的地,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签署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制造业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础产业。对于部分制造业基础薄弱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说,由于落后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本国的需要,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整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数据,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签署对中国向东盟制造业出口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意义,而且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其余国家的合作。首先,本文在总结学者的研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对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对中国向东盟制造业出口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机制分析,做出了研究假设;其次,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与贸易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2001-2020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的发展历程;最后,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主要内容,将其划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04年的《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的《服务贸易协议》,以及2010年完成自贸协定谈判并正式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三个阶段的政策对中国向东盟制造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并接着结合地理位置异质性与制造业产品异质性对中国向东盟制造业出口规模做异质性检验,实证结果证明:(1)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显著驱动了中国制造业对东盟的出口,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促进了中国对陆海邻国的制造业出口,对非邻国无显著促进作用;(3)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了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对东盟的出口,对高技术制造业则没有相应效果。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应继续扩大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协定合作,并且应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进行差异化合作,集中资源于具有地理位置比较优势的陆海邻国,也可借助现有经济合作平台,发挥经济走廊的助力作用,还要发挥中国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各自的优势,以顺应当地市场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最后,需要注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制度各异,健全完善法律与政策,加强政府间沟通协调是必要举措。
其他文献
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摆脱船员供应短缺的困境,使得船舶驾驶工作更具吸引力,船舶通航更加安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业界对自主船舶研发的高昂热情推动了船舶自主航行的快速发展,但相应的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得不被考虑。目前,自主船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航行风险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同等级下,由于各级自主船舶面临的任务场景和航行场域不同,系统需要考虑
学位
随着中国海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港口运输贸易日益频繁。近年来,船舶向大型化发展,船舶形式迎来新变化,进出港口船舶种类发生改变,船舶进出港的频次愈来愈高水上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给港口交通管理造成了障碍,使得港口船舶交通流量的研究更加迫切。由于影响船舶交通流量的各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对港口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研究是优化出入港船舶组成结构的基本工作。高精度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不仅可为港口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提供理
学位
船舶航行安全是航运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船舶驾驶台航行值班的特殊性,值班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偏高,导致这些人员易于产生疲劳。目前海事领域用于测量船舶驾驶台航行值班人员疲劳的工具多是从其他领域演进而来,专业针对性不够突出。针对船舶驾驶台航行值班过程中的疲劳产生致因研究较少,开展值班人员疲劳致因研究有利于船舶安全管理、事故调查,也为船舶交通安全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以船舶驾驶台航行值班
学位
企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和对外协作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对产业金融的数字化生态构建提出要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运营的路径主要沿着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展开,而产业金融的服务功能与企业数字化的路径结构可以匹配。在企业数字化条件下,发展数字产业金融应当符合这些方向性要求:一是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和数字化运营;二是满足不同行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为中小
期刊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海洋运输量的迅速增长,船舶数量和船舶尺度不断增大,航次不断增多。港口作为海运的重要节点,其承载的船舶交通量在不断增加,导致港口交通环境日益复杂。复杂的海域交通环境会增加船舶安全航行的难度,提高海上交通事故风险,导致海上交通事故频发。海上交通安全事故往往伴随着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损失,碰撞则是海上交通事故的重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识别港口水域碰撞风险来有效预防,识别港口水域碰
学位
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我国海油的勘探工作蓬勃发展,对大型起重船的需求日益增加。工程船海上吊装作业在海上平台建设、海上风力发电、海上工程建设等作业中广泛应用。控制工程船舶作业时的姿态及运动响应是保证海上施工作业安全的关键。本文是针对起重船在吊装作业中的耦合运动响应进行相应的研究。本文以全回转起重船“L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动力分析软件SESAM进行仿真实验。首先,借助其Geni E模
学位
根据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scue Federation,IMRF)数据统计,每年全球发生海上险情逾万次,致使船舶碰撞、覆没近千艘,引发人员失踪、死亡的数目更是高达数十万。在海上事故发生后,搜寻救助行动快速有效的开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上搜寻作为对遇险目标进行救助的先决条件,是整个搜救过程最费时、也是最体现科学性的
学位
随着航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船舶公司综合运力的日益增大,贸易量与交通量都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海洋船舶进行运输。某些地区的水域内出现航道拥堵、碰撞事故频发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航运贸易经济的发展。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现区域内宏观的船舶航迹预测来有效预防。航迹预测技术既可以有效的预防船舶碰撞、触损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可以对船舶航行异常状态进行动态识别、提供路线决策支持,以便于海上交管。由
学位
为筛选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对8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500倍液、0.3%梧宁霉素水剂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噻霉酮微乳剂1500倍液、20%土霉素水剂1400倍液和2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7种药剂防效较好,4次施药后15d防效依次为68.00%、67.82%、67.29%、
期刊
国内外资料显示,80%的海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1]。人为因素中船员心理问题与船舶安全密切相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船员出现换班难,船员合同超期以及担心在境外港口感染等多重原因导致船员心理压力增大。船员在船舶紧急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紧急情况下船员心理素质的提升除了船员自身调节以外,还需要借助船员培训课程训练。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在船员培训中是一门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