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聚合法合成PAn/EP防腐涂料及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的研究表明,聚苯胺防腐涂料作为一种新型防腐涂料,因其具有高防腐性,无污染等优点而逐渐引起重视,并且成为导电聚苯胺最有希望的研究领域。但聚苯胺不溶于水和常用有机溶剂,并且纯聚苯胺膜对钢铁的粘结性差。因此,大量使用纯聚苯胺作为防腐涂料,无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涂膜综合性能上讲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将聚苯胺与其它物质复合,形成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使涂料体系的防腐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是目前聚苯胺防腐涂料应用研究最多的方法。 目前,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主要是将聚苯胺粉末和其它聚合物共混形成的。但其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大(聚苯胺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破乳剂的挥发、滤液排放以及纳米聚苯胺粉尘)等问题,而且聚苯胺在复合涂层中的分散性有待提高。因此,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应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论文提出了在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耐介质酸碱性能的环氧树脂基料中,使苯胺单体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溶液中,采用原位聚合法直接合成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利用相应的性能测试方法(如测量涂层的厚度、流平性、光泽性、干/湿态附着力等级和Tafel曲线),检测和比较不同反应条件下(如苯胺单体用量、氧化剂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聚合时间等)合成的聚苯胺复合涂层相关性能的差异,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苯胺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5,苯胺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时。 然后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颗粒分散性和涂层的防腐蚀等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明,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体系中所生成的颗粒及其分布比较均匀,易形成连续的复合涂层,从而保证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通过腐蚀电位的测试考察了聚苯胺复合涂层、纯环氧树脂涂层和商品聚苯胺复合涂层对A3钢的防腐性能。Tafel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腐蚀电位,降低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对A3钢有很好的防腐效果。这种防腐涂层在15%NaOH,10%H2SO4,10%NaCl溶液浸泡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涂层耐蚀性,在涂层缺陷时仍对基体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效果。
其他文献
金、银、镍金属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催化、生物医药、电化学等领域。而由于它们大的比表面积、高表面能、高的表
近年来,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被广泛研究,但是氟化碳纤维(FC)在生物领域的探究相对较少,主要因为它们的大尺寸针状结构及强的疏水性。在本课题中,我们首次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载药量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的新型氟化碳纤维基纳米药物载体,并研究了功能化FC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性能。首先采用简单有效的策略,通过羟基取代反应和
学位
基因传感检测技术由于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检测、反恐等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粒子在DNA检测研究中的使用极大丰富了DNA检测策略的同
学位
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十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在众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中一个非常令人注目的热点。另一方面,导电高分子
本文以米根霉为菌种,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液体L-乳酸发酵的条件优化试验以及放大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适碳源、氮源、装液量、温度及pH等参数。同时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采用摇瓶发酵试验确定了棉布为最佳固定化载体材料,确定了固定化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7L发酵罐发酵培养,优化了放大培养的条件,为L-乳酸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摇瓶最佳发酵培养基(g/L):玉米
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TTF)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富硫有机共轭分子,在有机导体、超导体、分子开关、分子磁体、LB(Langmuir-Blodgett)薄膜、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受到人
目的:   研制通用型用于放免分析的纳米级磁性固相分离载体以及构建具有肿瘤靶向特异性的188Re标记的磁-生物双靶向载药系统,探索其作为肿瘤导向治疗及磁靶向治疗双重治疗药
学位
恶性肿瘤的多致病因素决定了作用于单个靶点的药物难以达到另满意的疗效,因此研制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的药物是今后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发展方向。钌多吡啶类抗肿瘤化合物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