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AF的分布式自动化可用性评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化逐渐深入并影响着信息化进程,高端容错计算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对可用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评测高端容错计算机可用性虽然任务艰巨但是具有重要意义。故障注入方法又是评测系统有效性的重要的实验方法,所以需要对故障注入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本文对国内外一些比较经典的故障注入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已经这些工具都已经很成熟并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这些工具测试手段较为单一,不能对目标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而且传统工具的目标系统普遍是IA-32位体系结构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组件技术集成各类故障注入工具,实现了对目标系统不同抽象层次上的故障注入的多样化,同时支持故障注入工具“即插即用”的功能;基于平台集成的故障注入工具设计开发相关性测试套件、冗余度测试套件、MTTR测试套件、可用度测试套件,以得到相关指标来有效地评测系统的可用性。手动生成测试用例延长了测试时间,同时平台的测试环境需要覆盖各种各样的平台,增加了环境搭建的复杂性。考虑上述手动测试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IBM提供的开源的自动化测试框架STAF,探索建立分布式自动化平台,通过动态部署测试环境、测试执行自动化,减少人机交互的次数,提高自动化测试程度,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最后,本文给出MTTR测试套件和基于MCA故障注入工具的应用实例,并通过对比故障注入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验证了开发平台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大规模网络服务系统环境中,短时的大规模用户合法行为聚集会造成系统行为异常,使得系统可用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如何感知系统出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是目前大
随着无线通信、嵌入式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以及由其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目标跟踪实质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木马、病毒、蠕虫等各种网络攻击行为正严重威胁着广大用户的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其中,木马攻击技术不断变化,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需求的日益扩大,一个可信、安全、稳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己经成为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如何发现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建立有效的网络拓扑模型,对现
现有网络管理方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流程,包括功能流程和业务流程。另一个问题是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型,不适合应用于较大规模的网络
安全协议是实现安全的分布式系统的基础,所以保证其正确地工作至关重要。不幸的是,安全协议的设计存在一些非常微妙的细节,很难保证在设计过程中就能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为
序列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方兴未艾的课题之一,该技术在机器人导航、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图像分析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本文围绕运动目标检测
交通标志识别(TSR)系统是智能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出现的交通标志信息进行采集和识别,可及时地向驾驶员做出指示或警告,以保持交通通畅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以Internet为基础的全球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开放性、共享性和互联程度不断扩大,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网络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