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一般债权人行为能力的最优债务结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ei313624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银行和一般债权人在谈判、监督、争夺方面的行为能力差异,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道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公司债务融资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一是公司应该选择银行贷款还是债券融资;二是当公司进行混合融资时,如何在一般债权人和银行之间分配优先权,即谁应该是优先债权人。论文首次将破产成本和清算成本的差异引入到企业债务融资决策中。破产成本不仅包括清算成本,还包括债权人之间的协调成本。债券融资由于存在破产威胁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蓄意拖欠风险,但同时又带来了高昂的破产成本。所以,高质量公司应该选择债券融资,低质量的公司应该选择银行拥有短期、优先债权,一般债权人只拥有次级、长期债权的混合融资结构。论文还从资产互补性的角度印证了破产成本显著高于清算成本以及高质量公司应该选择债券融资的结论。在资产互补性条件下,债券融资使得分散的债权人要价能力提高,高的要价能力一方面降低公司蓄意拖欠风险,但另一方面损害资产清算价值。银行的监督功能为公司利用银行融资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锁定”效应——银行“剥削”;二是银行清算威胁的可置信性。前者是银行知道项目前景光明,银行可能会威胁清算,获得“信息租金”。后者是即使银行知道项目前景暗淡,也没有动力清算。论文首次运用动态博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由于银行监督所带来的锁定效应——银行“剥削”的存在性问题。在外部锁定的条件下,当公司的谈判能力弱(银行谈判能力强)时存在“剥削”,反之,则不存在。在内部锁定的条件下,银行总能“剥削”公司。如果存在银行剥削,则应该在混合融资中赋予一般债权人优先权,限制银行能够抽取的信息租金。如果不存在银行“剥削”,其监督则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清算威胁的可置信性。在银行融资的基础上,引入债券融资,降低银行的投资水平,并且赋予银行优先权,可以保持银行清算威胁的可置信性,降低公司道德风险。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公司价值在债权人之间分配有两种形式:一是非正式破产(游说费用由债权人承担);二是正式破产(游说或诉讼费由公司承担)。论文运用争夺理论,首次分析了非正式破产中银行和一般债权人之间的争夺博弈,比较正式了破产和非正式破产的总争夺成本。要使争夺成本最小,应该不仅将强者(银行)置于强的争夺地位(优先地位),还应该让公司承担争夺成本。结论解释了在正式破产中,法院规定破产成本从公司价值中抵扣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以华北油田岔39断块油藏为例,在流动单元取心井划分、建立各类标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识别方法,回判取心井流动单元类型.研究表明,该识别方法判识精度较高,且方法
为探究情绪在危机情境下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影片诱发实验情绪,运用实验室实验考察了以情绪变量为主导、包括性别和任务难度等在内的相关因素对危机决策的作用机制。结果
在金融学第三次变革和我国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基于现有信用组合风险模型存在缺陷的理论需要和安然、世界通信、帕马拉特及美国次债危机等事件引起一系列直接传
本文通过对某市定向师范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定向师范生顶岗实习条件的局限性,提出运用“三导师制”指导定向师范生顶岗实习,并对定向师范生顶岗实习实施“三导师制
作为获得"雨果奖"的第一个中国人,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纽约客》的编辑及撰稿人舒华·罗斯曼称他为"中国的阿瑟·克拉克"。通过对隐含的共同背景
肝肾综合症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出现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时,主要受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当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时,肾脏病变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