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是源于古希腊“自由教育”并在美国发展成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曾于20世纪初即被引入我国,后来为专业教育模式所挤压。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实施,我国通识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界展开了与之相关的研究。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通识教育的视角,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采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及其结合。首先分析了通识教育的新形势,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的概念、性质和目标,通识教育的实践历程及内容演变,以及我国目前通识教育的基本态势。然后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取代论”,即通识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论;“平行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之间互不隶属,永不相交;“融入论”,即思想政治教育被融入到通识教育之中;“叠加论”,即思想政治教育被叠加到通识教育之上。这四种关系论都有可取之处,但亦都存在潜在冲击。接着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有通识教育的支持,通识教育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该“结合论”表明,两者的教育逻辑一致,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内容相互渗透,可以达致两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有效结合。最后展开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结合的若干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向人的本位回归;两者在“第一课堂”的结合要考虑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在“第二课堂”的结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养成作用,并选择合适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