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用户心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一半的人使用手机上网。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手机正在影响着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作为使用手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以用户心理为研究角度,展开对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研究。本论文从手机媒体的用户特征,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特征,最后到视觉传播过程中的用户心理分析,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的进行研究。其中调查问卷《关于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现状调查》的调查数据贯穿于整篇论文中。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渗透在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手机使用习惯的变化,对于手机功能认知的变化等构成了智能手机用户的新特征,与之对应,手机视觉传播也出现了新特征,即更追求高清大屏幕、更强大的网络信号,更多元化的视觉传播内容和模式等。结合视觉传播的特征,从用户心理需求、用户心理特征、影响用户心理的因素三个方面全方位了解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用户心理,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于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需求。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问题。未来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发展潜力无限,增加法律法规、建立良好视觉传播的环境、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提高视觉文化素养,或是未来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健康、快速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方面。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无论是在地区间还是国家之间的流动,都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人力资本外迁并获得发达地区高额报酬的可能性,刺激了欠发达地区个人决策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924例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
<正>补土派首创医家李杲,字明之,号东垣先生。金.元间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人,生于金大定20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享年72岁。李氏幼年时好医药之学,曾师
在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发展的的热潮下,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报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报道方式,它给新闻业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引起了新闻在生产和传播方式上一系列的改变。
随着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互联网,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从此揭开网络媒体发展的序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逐渐成熟,分为商业网站和官方新闻网站。网络媒体在其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农民工群体为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他们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
麻黄汤系仲景治疗伤寒的主方。张仲景临床应用麻黄和麻黄汤的范围大大超出了解表药和发汗剂的范畴,而广泛用于多种内伤杂病。
目的探讨成年人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5~2010年间40例成年人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常规检查将患者分为尿检正常组(23例)和紫癜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平安银行率先在电子银行中面向年轻人的市场开发了“平安橙子”这一品牌产品。“平安橙子”是平安银行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