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罗伯特逊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到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充分肯定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历史背景、技术条件、区位条件和初始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倾斜性政策的实施,使得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以及对外贸易结构等方面表现各异。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对外贸易确实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为全省的对外开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对外经贸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学者也就山西省的外贸状况和其特点原因进行了的定性分析,并对外贸如何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提出很多值得参考的政策建议,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主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升外贸总量,扩大出口,但也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并没有从实证的角度对此问题定量化,且过多的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单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对外贸易促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程度,针对山西省这些年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通过相关与回归分析、协整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来考察山西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山西对外经贸发展的弊病,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