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人数超过第二产业,逐步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迅速,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鉴于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我国服务业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发展趋势、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等方面出发,描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就业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服务业就业的渠道,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但可作为资本要素对服务业就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可通过经济增长、国内投资及技术进步等渠道间接影响服务业就业。接着本文分别采用1997-2005年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其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2004-2006年14个服务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业就业存在正向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都显著地促进服务业就业,且其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地区,而在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业就业却存在显著的负作用;从服务行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服务行业能够显著地增加服务业就业。最后,结合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服务业就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