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天停车场夏季因地面温度较高会形成点热源,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汽车内温度太高会影响汽车的驾驶。而绿荫停车场可解决停车场所带来负面问题,因此,绿荫停车场的建设已成为趋势。论文测定了不同树种、不同树冠覆盖率、不同停车位设计模式夏季和冬季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UV-B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在7:00-18:00的变化,结果表明: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各项生态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其他树种;树冠覆盖率60%的各项生态功能指标显著优于树冠覆盖率30%的指标;“2个停车位相连间隔绿化”的设计模式的各项生态功能指标显著优于“3个停车位相连间隔绿化”的指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停车场建设问题,综合考虑停车场生态、景观、经济三方面功能,建立了包含14个指标的绿荫停车场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尤其以定量为值,较为全面的涵盖了绿荫停车场的各个方面。然后通过对比已有的评价方法,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并将数据统计排序、对比分析,明确各级指标中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在生态功能测定的基础上,对不同树种、不同车位布置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选择出停车场中综合效应较好的树种为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综合效应较好的停车位设计模式是“2个停车位相连间隔绿化”的设计模式。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停车场作为案例,对其进行评价和改造,以期对绿荫停车场建设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