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借用罗宾·科恩、杰拉德·德兰迪、彼得·范·德·威尔、大卫·霍林格的当代世界主义理论解读韩裔美籍作家李昌来的《说母语者》,由作品主题出发探讨小说如何呼应世界主义的政治、文化和伦理诉求。小说采用回忆录形式,以叙述者暨商业间谍亨利·帕克在90年代初对纽约市民主党议员、市长竞选人邝约翰(两人同为韩裔美籍)的调查为事件中心,涉及不同阶层跨国移民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妥协、自我抹除。文章审视社会阶级、经济文化资本等因素如何在公共空间形成隐形场域,并就这一困境提出应对策议。通过将德勒兹"生成"说及"解域"观与苏珊·科希"小国族的世界大同主义"并举,本文提出解域是形成世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此外,以作品为参照,本文着意探讨世界主义的跨域性实践:文化想象、政治理念及行动、主体意识的自觉反观。世界主义主张究其本质而言,是对普世博爱诉求的回应。从这一视点看,《说母语者》不失为一则世俗而包蕴展望的世界主义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