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OFDM系统核心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广泛应用,通信系统的容量日益增大,这使得人们对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光OFDM(O-OFDM)技术被提出并且被广泛的研究。OFDM技术最早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之一,由于其频率利用率高等特性,可以有效的减小多径效应带来的影响。在被应用到光纤通信系统中时,OFDM技术自身的特性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其非常适合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即便是在相对传输距离较短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OFDM技术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等特性也非常适合PON系统的数据传输。在O-OFDM系统中,OFDM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会由于光纤特性或激光器线宽因素而产生失真或损伤。针对这些损伤,通常的做法时,设计不同的算法,在接收端,通过相关算法补偿信号的幅度失真或相位损伤等。相比于直接在光域完成损伤补偿,这种做法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大了系统控制的灵活性。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传输高速的数据信息,同时保持系统的良好性能,对O-OFDM系统核心算法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国家863计划课题“100Gb/s相干光传输关键技术研究(2009AA01222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超100Gbps相干光接收机数字去损伤并行处理技术的研究(61072053)”资助下,对100Gb/s CO-OFDM系统线宽相位损伤补偿算法和色散相位损伤补偿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40Gbps PM-QPSK-CO-OFDM系统中的FFT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进行了设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CO-OFDM系统工作原理,利用VPI仿真工具和MATLAB编程搭建了112Gbps 16QAM-CO-OFDM光纤通信仿真系统,仿真分析了系统关键参数的设置方式。2.针对由于激光器线宽引入的相位损伤,深入的研究了用于补偿该相位损伤的导频相位损伤补偿算法,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适用于相干光OFDM系统,并且对相关关键参数设置进行了优化。3.针对由于光纤色散效应带来的子载波相位损伤,提出了一种利用导频完成相位损伤补偿的导频色散补偿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相比传统的色散补偿算法,可以将信息的开销降低N倍(其中N为OFDM符号的子载波个数)。4.同样针对光纤色散效应引入的子载波相位损伤,提出了一种利用发端预编码方式完成色散相位损伤补偿的差分预编码色散补偿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完成色散相位损伤补偿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信息开销以及计算复杂度。5.深入研究了FFT算法的运算原理,针对40Gbps PM-QPSK-CO-OFDM系统,设计了FFT算法的FPGA硬件实现方案。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IEEE802.11设备的大量涌现,在无线局域网中传输实时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需要无线局域网在物理层和MAC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2008年,I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正给该领域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革新。量子点是新型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其独特的荧光性质使超高灵敏和长时段生物学标记成为可能。为了示踪病毒在活细
异构融合网络是目前通信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融合网络的研究引入了上下文感知技术,从而发展出了泛在网络的概念,也称物联网。上下文是能够用来描述一个实体环境的任何信息,
除植被冠层的光合作用之外,土壤的呼吸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中最大的通量。土壤呼吸即使发生较小的变化也能显著地减缓或加剧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从而明显影响到全球气候
本研究以潮棕壤一组进行了1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开始于1990年)为平台,以室内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生态系统Fe、Mn、Zn、Cu、Pb5种微量元素的分布及转化情况。
论文在调研和分析国内外高精度MEMS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的基础上,对“三明治”结构的差分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按照加速度计敏感单元的闭环机电特性、机械
电气自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各种便利,智能化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建设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水平也正在不
在人类的长期干扰下,大面积常绿阔叶林已退化为次生灌丛、灌草丛、甚至裸地,造成水土流失及其它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昆明西山保留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也仅是残留林片。   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学生个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情感;想象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38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