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3岁婴幼儿早期的家庭教养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家庭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生存、发展所奠定基础的质量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村3个乡镇15个村的265个0~3岁婴幼儿的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研究发现如下: 1.家长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观念非常薄弱。在教养观念上,存在着重养轻教、重男轻女、教育期望过高等方面的偏差。父母与祖辈之间在教养观念上存在差异。 2.在0~3岁婴幼儿的养育中,辅食添加、预防接种以及日常的卫生保健中存在着不足与隐患。在家庭教养中,家长缺乏将日常生活与子女教育相结合的意识,娇惯孩子与打骂孩子的现象并存。 3.父亲在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养中处于一种近乎“缺失”的状态。父亲的角色意识淡薄,在教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从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社区早期教育服务与家长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在社区早期教育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严重,存在指导人员数量不足、指导方法欠缺、指导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等问题。 针对以上现状,本研究认为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应走向社会化,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指导人员培训的对策,并就甘肃省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指导对象的全面化、指导时间的灵活性、指导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针对性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