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粘膜通透性的作用,初步探索参苓固肠颗粒治疗功能性腹泻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19例,试验组为轻度组、中度组各20例。对照组予金双歧治疗,试验组予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中医症候指标、血浆内毒素、D-乳酸的改变情况。另收集20例健康者血浆内毒素、D-乳酸值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1、中医证候: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总有效率9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评分(6.05)高于试验组(3.10)(P<0.05)。治疗前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患者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主症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在改善大便性状、饮食失宜后加重情况、排便不爽方面优于对照组。 2、血浆内毒素:(1)治疗前,功能性腹泻患者(包括对照组、试验组)两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45.44、48.16EU/L,高于健康者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两组间血浆内毒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功能性腹泻患者(包括对照组、试验组)两组轻度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分别为:19.33、18.76EU/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分别为:76.50、78.83EU/L,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中度功能性腹泻患者血浆内毒素升高,而轻度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升高不明显。(3)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患者中度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33.60、19.54EU/L,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浆内毒素低(P<0.05),提示金双歧、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均有降低中度功能性腹泻患者血浆内毒素的作用,试验组降低血浆内毒素的作用更明显。 3、血浆D-乳酸:(1)治疗前,功能性腹泻患者(包括对照组、试验组)两组血浆D-乳酸分别为:34.92、34.41μmol/mL,高于健康者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两组间血浆D-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功能性腹泻患者(包括对照组、试验组)两组轻度组患者血浆D-乳酸分别为:14.40、14.18μmol/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组患者血浆D-乳酸分别为:54.39、55.82μmol/mL,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中度功能性腹泻患者血浆D-乳酸升高,而轻度组患者血浆D-乳酸升高不明显。(3)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患者中度组血浆D-乳酸分别为:24.84、17.20μmol/mL,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浆D-乳酸低(P<0.05),提示对照组、试验组均有降低中度功能性腹泻患者血浆D-乳酸的作用,试验组降低血浆D-乳酸的作用更明显。 结论:参苓固肠颗粒能明显提高金双歧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型患者中医症候的疗效,增强金双歧改善肠粘膜通透性的作用,说明参苓固肠颗粒对功能性腹泻具有治疗作用,并能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