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镇中文庙的形态分析——以山西太原晋源镇文庙建筑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传授儒家文化的建筑。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孔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四位世界人物遗产之一(另三位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耶酥基督),是一位重要的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巨大影明的历史人物。他所开创的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目在现代仍然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继承孔子思想和儒学精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文化发展,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从西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开始以儒书为经典,以通经取仕,建立了文官制度。公元153年,汉桓帝下诏,修建孔子庙,并置守庙官,确立春秋两季的祭祀规定。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并明确规定各地的地方官学都必须设立孔子庙。一般县级以上治地才可以修建,并且随着城市等级增高而规模越大。到清八朝帝王对文庙赐御书匾额,规定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全国各地文庙建筑中由地方长官统筹办理,使用特制的礼、乐器,并依循一定的程序行三献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及跳佾舞。因此,祭孔与修建文庙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重大的文教工程,成为府、县礼乐教化的重心,也使这种国家的祀典活动极具中华民族之风范。文庙建筑古时候为城镇的重要建筑之一,一般都选择在城镇内,且体位置有定制,能充分体现该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成就。 文庙既是祭祀性建筑,又是礼制建筑,全国各地均以曲阜孔庙的建制为基础,因地制宜,建筑尺度与手法各具特色,形成一种特殊的建筑体系。体现大中华建筑的民族特色本论文以晋源文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儒家文化为背景,对晋源文庙的历史沿革、选址与环境、总体布局、单体建筑及总体建筑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即设计“以人为本”,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是设计本源的回归。   公园是提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
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领域,全球化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
度假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区类型,有着自己的定位和特征。在我国,度假社区的建设从住宅商品化,即改革开放以来,就逐渐开始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度假社区已经拥有良好的市
城市中小学教育设施资源是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但城市教育设施的配置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以济南市中小学教育设施为
在迅速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每年要兴建约20亿平方米新建筑,同时伴随着大量旧建筑的拆除.建筑存量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固体废弃物、温室气体和
本文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属性及其组成的系统解读和对城市住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的基础上,归纳明确了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概念以及界定了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和的景观综合体.具有生态、经济、文化、历史等属性。随着村庄整治工作的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离党中央提出的“生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回归步行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一般的规划设计只关注水平维度的城市步行构建,往往忽略了垂直维度上步行的必要性。这在
传统聚落面广量大,既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又关乎民生,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需得到保护与更新。作为聚落主体的砖木民居在功能使用、空间格局、设备设施等方面已难以适应现代生
经济的高度发展带来了观演建筑的蓬勃发展。但在当今这个多元化时代,大批观演建筑的改扩建项目同时暴露出许许多多功能机械化、经营不善的问题。如何抓住戏剧发展的脉搏,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