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建筑存量演进模型研究——以中国建筑存量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迅速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每年要兴建约20亿平方米新建筑,同时伴随着大量旧建筑的拆除.建筑存量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固体废弃物、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加和标准的提高,中国建筑存量的可持续发展将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生命周期方法论为导向的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并通过系统方法分析了建筑存量的组成、层次、功能和动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性建筑存量演进的量化模型,从综合可持续性的视角模拟高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建筑和基础设施存量的发展和影响. 模型整合了系统分析方法、生命周期方法和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途径,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量化分析了中国建筑存量和流量的基本信息,并通过动态模型预测了未来50年(2005年到2055年)中国建筑存量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比较了不同发展策略的效果和达到设定目标的可能途径.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定义了对中国建筑存量发展有关键性影响的参量,并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假设,包括分类方法、动态模拟方法、以及建筑寿命、维修与成本价值的关系等.模型的运算工具采用Microsoft Excel. 在结论部分,本文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国建筑存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讨论了模型的验证方法和发展的可能性.模型可以作为制定建成环境管理策略的辅助工具、或用于评价具体措施和技术手段对整体建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详尽的数据支持下,模型可以应用于国家、地区、城市等不同层面.
其他文献
传统临港产业区是城市的重要历史地段,它的产生与发展浓缩了人类的整个工业文明;它的衰落是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同样,对它的更新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城市一直是城市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当前城市化的大潮面前,城市正在替代农村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形式,并且其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演化正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既有建筑改造的市场正在逐步增长,因此探索切实可行的建筑改造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当下很多建筑师过多的注重建筑的形式和风格
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
高尔夫运动一直以来被外界视为外国人的专项体育休闲活动,而如今在中国,不同阶层人当中广为流传,近几年高尔夫球场在全国范围内如急剧增多。 而高尔夫球场建设速度远不如
本论文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更新问题进行研究,传统村落更新是一个复杂的、涉及面较广的课题,如果没有一种全面综合的认识方法,就容易在研究中顾此失彼,陷入片面的境地.现在,我国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即设计“以人为本”,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是设计本源的回归。   公园是提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
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领域,全球化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
度假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区类型,有着自己的定位和特征。在我国,度假社区的建设从住宅商品化,即改革开放以来,就逐渐开始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度假社区已经拥有良好的市
城市中小学教育设施资源是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但城市教育设施的配置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以济南市中小学教育设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