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铜源在雏鸡消化道中生物利用度及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一不同铜源在雏鸡嗉囊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嗉囊与肝脏的分布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铜源在雏鸡嗉囊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嗉囊和肝脏的分布状态。将20只8周龄海兰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试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分别向嗉囊注射铜100mg/kg.b.w剂量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试验期36h。结果显示,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经嗉囊给药后药-时浓度曲线趋势类似,均先升高后降低。试验至第4、6、8、12、24h,受试鸡全血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期的1-24h,纳米氧化铜受试鸡全血铜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药时曲线总面积(AUC0-∞)显著高于硫酸铜组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与微米氧化铜组的达峰时间(Tmax)显著低于硫酸铜组(P<0.05);微米氧化铜组的达峰浓度(Cmax)显著低于硫酸铜组和纳米氧化铜组。各试验组的嗉囊和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嗉囊和肝脏铜的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硫酸铜组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通过透射电镜联用能谱分析(TEM-EDS)技术检测发现纳米氧化铜组嗉囊组织含铜颗粒的存在,肝脏组织中未发现含铜颗粒。由此可见,嗉囊对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且纳米氧化铜能以内吞的途径进入嗉囊上皮细胞。  试验二不同铜源在雏鸡腺胃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腺胃与肝脏的分布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铜源在雏鸡腺胃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腺胃和肝脏的分布状态。将20只8周龄海兰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试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分别向腺胃注射铜100mg/kg.b.w剂量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试验期36h。结果显示,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经腺胃给药后药-时浓度曲线趋势类似,均先升高后降低。纳米氧化铜组在试验期内全血铜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Tmax显著低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Cmax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腺胃和肝脏的肝脏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纳米氧化铜组腺胃铜含量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通过TEM-EDS检测发现了纳米氧化铜组腺胃组织含铜颗粒的存在,肝脏组织中未发现含铜颗粒。由此可见,纳米氧化铜颗粒以内吞途径进入腺胃上皮细胞,其在腺胃内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硫酸铜、微米氧化铜。  试验三不同铜源在雏鸡小肠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小肠与肝脏的分布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铜源在鸡小肠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和纳米氧化铜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肝脏的分布状态。将20只8周龄海兰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为试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分别向小肠注射铜100mg/kg.b.w剂量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试验期36h。结果显示,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经小肠给药后药-时浓度曲线趋势类似,均先升高后降低。在试验期的1-36h,受试鸡全血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纳米氧化铜组全血铜含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AUC0-∞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硫酸铜组的AUC0-∞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Tmax显著低于硫酸铜组(P<0.05),与微米氧化铜组差异不显著(P>0.05);纳米氧化铜组与硫酸铜组的Cmax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的空肠和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硫酸铜组的十二指肠铜含量与纳米氧化铜组差异不显著(P>0.05),硫酸铜组的回肠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通过TEM-EDS检测发现了纳米氧化铜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含铜颗粒的存在,肝脏组织中未发现含铜颗粒。由此可见,纳米氧化铜在小肠的吸收利用率明显高于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能以内吞的形式进入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细胞,以铜离子的形式与铜蓝蛋白结合转运至肝脏。
其他文献
口蹄疫(Food-and-Mouth disease,FMD)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列为A类和一类传染病之首。为了给FMD的防控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防控产品,本研究通过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l生禽类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调控元件构建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特定增强子序列与乳蛋白启动子共同激活人乳铁蛋白cDNA在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