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议对世贸组织(WTO)规则的符合性:以中非经货共同体(CEMAC)为视角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协定的订立。此外,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见证了区域贸易协定的爆炸性涌现。这些区域贸易协定中的一些涉及到几个国家,而有些则是双边的,它们中的一些限于区域内部,而另一些则延伸至区域外。这些协定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目标,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定目标,即便利于成员国之间商事交易的自由化。区域贸易协定是区域主义的源头。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并取代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世贸组织处理全球层面的国家间贸易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世贸组织是多边机构。世贸组织的创立并不排除区域贸易协定的效力。至2010年2月,已有462个区域贸易协定存在并业已通知世贸组织。然而,世贸组织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要求这些区域贸易协定必须与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相符。   中非经货共同体(CEMAC)是一个由6个中非国家创立的区域贸易协议:即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和加蓬。中非经货共同体(CEMAC)是向世贸组织(WTO)通报的一个关税同盟。中非经货共同体的基础是货物贸易。   对于多边主义和区域主义这一主题已有大量文献,让人感觉继续研究已了无新意。本论文希望着眼于探求确保区域贸易协议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此处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将以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作为分析实例,探析区域贸易协定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相符性问题。  
其他文献
停止侵害是一种在侵权民事审判中被广泛运用的救济措施,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也是原告请求的主要救济方式之一。目前,我国《专利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停止侵害的具体适用条件和范
城镇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界的学者就致力于研究法律解释学,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面世,然而有关裁判解释的论述却甚少。尽管我国传统理论以及法律规定否认法官裁判解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应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局面,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和全面把握世界局势的基础上,邓小平为中国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该战略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实现法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任务。法治的终极目标在于确认和保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