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目前,结直肠癌在中国已是发病率居于第五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普遍认为结直肠癌是多因素参与且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涉及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个人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药物使用情况等。   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到目前仍未被完全阐明。对结直肠癌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在DNA水平上,对于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简称SNPs)是第三代遗传标记。目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敏感性、患者的预后等领域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某些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的关系已得到证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简称EGFR)属于ErbB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它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能促进上皮细胞增生,与细胞的恶变密切相关,其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短臂1区1带至1区3带(7p11-p13),由28个外显子构成。多项研究表明:EGFR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具有相关性。   目前,关于EGFR基因第15外显子T53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第13外显子G6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在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PCR-RFLP)方法结合DNA测序法对93例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的EGFR基因第15外显子T53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旨在探讨此二位点在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于无血缘关系的93例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采集时间为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93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于患者术前采血1ml~1.5ml。   2.采用离心柱法对93例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进行抽提。   3.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93例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EGFR基因外显子15 T53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外显子13 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4.采用DNA测序法对PCR-RFLP法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验证。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相对风险度,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及其95%CI;对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通过比较平均秩次判断风险度大小。统计检验中涉及单双侧概率时,采用双侧概率检验,取检验水准α=0.05,对于多分类样本中每两类组间的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   结果:   1.EGFR基因外显子15 T53C位点基因型T/C18例(19.35%),基因型T/T75例(80.6596)。等位基因T频率为90.32%,等位基因C频率为9.68%。   2.EGFR基因外显子15 T53C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等位基因T、C分布频率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   3.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基因型G/G26例(27.96%),基因型G/A45例(48.39%),基因型A/A22例(23.65%)。等位基因G频率为52.15%,等位基因A频率为47.85%。   4.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等位基因G、A分布频率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   5.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携带基因型G/G的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基因型G/G、G/A与A/A比较的OR分别为5.429、1.369)。通过Bonferroni法对每两种基因型进行比较,取校正检验水准α=0.017,结果为:基因型A/A与G/A问比较,P=0.937;基因型A/A与G/G间比较,P=0.015;基因型G/A与G/G间比较,P=0.010。携带基因型G/G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TNM分期较高(基因型A/A、G/A、G/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40.80、43.03、59.12),通过Bonferroni法对每两种基因型进行比较,取校正检验水准α=0.017,基因型A/A与G/A间比较,P=0.734;基因型A/A与G/G间比较,P=0.016;基因型G/A与G/G间比较,P=0.012。   6.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携带等位基因G的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等位基因G与A比较的OR为2.637),进行x2检验,x2值为7.427,P值为0.006。携带等位基因G的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TNM分期较高(等位基因A与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83.35、102.81)。对等位基因A与G进行Wilcoxon Test,Zc值为-2.567,P值为0.010。   结论:   1.EGFR基因外显子15 T53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道转移无相关性。   2.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   3.EGFR基因外显子13 G6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G/G与等位基因G可能是中国河南省汉族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较高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2013年三季度,国家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和脱硝电价标准,公布并实施除尘电价补偿标准、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光伏发电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煤层气价格和发电上网政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2010年基金营销拓展研讨会”上,对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面对网络舆论的监督进行危机管理做了演讲。他说,web1.0时代的宣传口径还是可控的,一
研究背景:我国有过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近三分之一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特异性的药物和疗法,常规的临床治疗都只能缓解症状,延缓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时间,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逆转病程。目前,相关研究已证明该病实为一种足细胞病,足细胞损伤的程度是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维持足细胞的形态和恢复足细胞的功能正常,抑制或减轻足细胞的损伤是防治糖尿病肾病、控制蛋白尿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固本
矿区位于神池县县城130°方向、直距约5km处的大泉窳村—宁武县王家山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神池县龙泉镇和宁武县涔山乡管辖.区内交通方便,矿层赋存稳定,构造较为复杂.
宅在家里看视频的确是春节期间最佳的休闲方式之一,但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其屏幕的显示面积着实有限。如果需要和全家人一起欣赏,还是要将画面输出到电视机的屏幕上才叫
目的探讨胃双重对比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常规空服准备下,用少量饮水口服产气剂,使胃充分扩张随即口服适量稀硫酸钡造影剂,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翻滚身体数转,使造
对于绿地而言,成功地借壳上市之后,不是尘埃落定的终结,而是一场新的博弈的开始。尽管绿地集团董事会主席张玉良曾在多个公开场合面对人们对绿地上市进程迟缓的质疑,做出了“
与老同志相比,来自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马添翼是个“新兵”。小伙子入行只有两年,可对工作充满感情和热情。马添翼告诉记者:“我来到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工作后,深刻体会到信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一种具有分解甘油磷脂作用的酶类,在生物界分布较广泛。根据其存在的部位以及生化功能特征的不同和氨基酸顺序的同源性,分为三种类型:1)分
学位
斑马鱼(Danio rerio)是研究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机制十分重要的模式动物,它具有产卵多、性成熟周期短、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而且透明等优点,是迄今为止最适合饱和诱变的脊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