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晶体·诗意--卡尔维诺后期小说诗学探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维诺是享誉世界的意大利作家,其一生创作期大约四十余年,前期主要以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和童话作品为主,后期小说则以非凡的创造力表达了独特的诗学理念和内在追求。综观卡尔维诺的后期小说作品,既是宇宙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又是他本人关于小说诗学的成功阐释。本课题立足于卡尔维诺后期小说作品,结合其相关的诗学主张,对其后期小说及诗学蕴涵试作一系统的阐发和论析。   论文共分四章,首章就卡尔维诺宇宙生态和谐的诗学本体观进行阐释。卡尔维诺在小说中致力于建立一种宇宙中心的视野,通过人与宇宙的内在关联,揭示了人类个体自我的丧失造成人类群体本真的迷失,文化和科技在宇宙根本秩序破碎的情形下也成为消解人类文明的因素,从而对人类贪婪、纵欲、柔弱的病症给予了深入的批判。在揭示宇宙文明失序的同时,卡尔维诺着力建构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宇宙和谐图景,认为将人类自我的重建视为宇宙和谐图景的一个原点,在克服人类自我的断裂、缺陷与弱点中,使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进而实现完美宇宙图景的构建;然而作为诗学的宇宙图景,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中是通过意象的繁复设置来实现的,大量的原生态森林意象和动物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展示出奇妙无比的景象,城市意象的复合表现更使当代文明和人类现实也被组合进阐释的空间。   第二章主要阐述卡尔维诺后期小说诗学独特的叙述风格。诗化轻盈的叙述将沉重的世界和现实,以渗透着浓郁的主体情趣和审美旨趣的透明性和通融性诉诸于读者,给读者以轻松别致的体验。实现轻盈化叙述的主要手段是文学的陌生化,正是文学的陌生化使其小说以迥异于传统的笔法创造了一个个迷宫世界:迷宫式的人物与迷宫场域,错综复杂,读之让人仿佛进入离奇的神秘世界。   第三章阐述卡尔维诺后期小说观的科学化观念。这主要表现为以晶体结构的内在赋值和运用晶体的组合所实现的不断衍生、复合的巨大意义穿透力。晶体结构既强调了物质世界的精微性,又高度运用了几何数学的排列组合观念。通过晶体结构的设置,既使小说展示出秩序井然、条理清晰的美感,又揭示了复杂世界多重生态的深刻蕴涵。   第四章阐述卡尔维诺后期小说诗学的语言观。卡尔维诺以精确的语言造型形式和语言的游戏性繁富排列,使小说中一切涉及到的元素:人物、情节、图像和细节,都高度地精确化、透明化,甚至对小说意象的语言阐释,也精致细腻,俨然呈现出语言文本的立体化造型和幻象般的意境之美。而繁复的精确性语言运用,也使语言的内在空间在意象和美感不断衍生的过程中,被空前地拓展,形成无数可供读者参与的裂隙,从而使他根植于宇宙和谐的诗学观,在语言方面也实现了融诗性、知性与智性的完美融合,得以充分凸显小说艺术的诗学品质和内在韵味。
其他文献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罗斯从1959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到2012年底宣布封笔,共创作了33部作品。纵观罗斯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用“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之说来强调学礼与行礼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微言大义得到曾子、子思与七十子后学的阐发而不断具体化进而对汉初礼学观念的分化演变产
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凭借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和成熟的文学素养,以独特的视角观照和思维模式,对众多西方理论大家进行了品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真正地做到了“折
学位
儒学在南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发展集中体现在宋武、宋文、齐高、齐武、梁武几朝,而经学家亦由前期的隐居不仕转而出仕,经学中心向政治中心靠近,无论师学还是家学都获得了发展。
当代日本文学在对人的生存状态积极关注的同时,也在大量地表现着死亡主题。20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作家都在书写死亡。他们的作品要么通篇笼罩在一种沉郁不散的死亡气氛中,要么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