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述评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凭借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和成熟的文学素养,以独特的视角观照和思维模式,对众多西方理论大家进行了品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真正地做到了“折衷而论,从心而语”。《悲剧心理学》的创新性思想内容和折衷整合式的学术研究方法,为朱光潜日后的美学研究打下了坚实而谨慎的基础。朱光潜的这种折衷整合式的研究,将目光集中在悲剧理论的整体性探究,形散而神不散,真正地将“心理距离”说引入悲剧创作与悲剧鉴赏中,将悲剧理论研究带进了崭新的层面,这既体现了朱光潜的学术精神,也开启了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之门。   本文谨从《悲剧心理学》一书的整体出发,以折衷整合的态度与方式来探究悲剧快感形成的独特性以及悲剧理论形成方式的创新性,将看似模糊的理论清晰化,再深入剖析朱光潜对几位西方重要悲剧理论家的批判与吸纳,如黑格尔、尼采、克罗齐等,总结生成一条“悲剧快感生成链”:心理距离--人物形象--情感宣泄--主客观统一-悲剧感受,环环相扣,将全书内容贯穿到这条生成链中,并以此窥探出朱光潜悲剧观的雏形,使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所表述的悲剧理论呈现出系统化和直观化的特征。最后,在以上论述内容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剖析《悲剧心理学》的重大贡献与价值意义,对书中内容与理论建构等方面进行辩证研究与因为探析。通过全面解读与理论探析,使朱光潜的悲剧理论观的雏形具体化和清晰化。
其他文献
韩少功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当代作家。本文以韩少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章,以1985年和1996年为界,论述韩少功小说三个阶段的主要作品,试图从整体上考察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罗斯从1959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到2012年底宣布封笔,共创作了33部作品。纵观罗斯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用“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之说来强调学礼与行礼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微言大义得到曾子、子思与七十子后学的阐发而不断具体化进而对汉初礼学观念的分化演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