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及安全认证机制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必将引领下一场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高效率的物流和仓储保障成为打赢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的重要因素,而ETC通道、无人超市、智慧城市的应用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中物与网连接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论文聚焦射频识别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对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和安全认证协议展开研究。首先介绍物联网及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重点分析防碰撞算法及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现状,然后对防碰撞算法和安全认证协议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防碰撞算法性能评价指标和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方法。最后针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法。针对经典帧时隙ALOHA算法识别效率不高、无法对大量标签进行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分组和码分多址的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首先以吞吐率为分组准则对大量标签进行合理分组,控制标签响应的数量,然后利用帧时隙ALOHA算法对标签进行识别,最后利用码分多址技术对碰撞时隙内的标签进行区分。算法将标签分组、帧时隙ALOHA算法和码分多址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技术的优势,可以高效的识别大量标签。仿真实验表明论文提出的算法吞吐率高、识别效果好。针对EPC C1 G2标准协议中Q值调整不灵敏导致识别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不同Q值下的步长c进行确定。首先对标准防碰撞算法及其Q值调整规则进行分析,然后以吞吐率为标准,计算不同步长c下的吞吐率,最大吞吐率所对应的步长c则为该Q值下的最佳步长,并利用二维马尔可夫模型对改进过程进行建模,从理论上分析改进算法的总查询次数。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性能优于EPC C1 G2标准算法。针对轻量级相互认证协议易受克隆攻击、去同步攻击等安全隐患问题,在对原有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改进措施,即通过对原有协议增加时间戳机制、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电路以及改进密钥的生成方式来提高协议的安全性,并利用BAN形式化逻辑去验证改进协议的安全性。最后,将改进协议与其它轻量级安全协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安全性高、计算量小。
其他文献
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是关系到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整体质量的关键,其中,预应力钢绞线穿索工艺可以分为先穿索和后穿索两种工艺.以上海S6公路罗蕴河大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在特大桥
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一再证明,严格的纪律是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只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我们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党内才能做到步调一致、行为统一,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以中国博览会展中心项目D0区段大面积基坑支护工程为例,介绍了基坑工程排桩加斜撑支护体系的施工技术、钢斜撑的施工工艺以及监测方案。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基
本文论述了基于 RTT(Round TriP Time)等网络性能指标的 Web智能预取技术,在对 Web代理服务器上的业务进行分析和对网络RTT进行测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Cache替换方法及预取控制技术。对新算法的仿真表明,该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为罕见的云贵高原斜坡软土地带,全长13.6 km,气候恶劣,全年雨雾天气达220余天,地质条件不良.以挖方通过深厚软土顺层滑坡地段,既要满足抗滑挡护工程
首先根据EDFA两能级放大模型推导出黑盒模型;其次,采用虚拟实验方法,分析了黑盒模型在不同条件下计算的精度;最后分别模拟放大系统采用黑盒模型和两能级模型,有八个WDM光信号输入
从线路角度分析影响既有线提速的主要因素,通过近年来某些线路提速设计的实例,旨在阐明如何从线路的角度来看待提速问题。
喷丝板是化纤行业纺丝机中不可缺少的精密零件,在涤纶长丝高速纺生产工艺中,熔体中存在的机械杂质、凝胶、碳化、热裂等微粒,往往会堵塞喷丝板的微孔,从而造成纺制出来的丝纤
在深水坡岩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钢沉井施工,难度较大.结合渝怀线阿蓬江大桥主墩基础施工,介绍水下深孔爆破开挖、支撑桩式高低刃脚钢沉井的结构及其下沉定位、浮运龙门船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