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与内陆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其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高密市小城镇建设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不仅是高密市县域科学发展之需,而且也能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小城镇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和实例参考。目前,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理论成果丰硕,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意义。国外的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国内的费孝通、温铁军等学者著述,以及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历史和美国等典型国家经验的有益启示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成长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小城镇建设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结合起来,把提高投资环境、生活环境质量作为重点,根据自身区位条件培育发展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变革增强发展活力。高密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城镇化率达到50.8%。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对于高密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市小城镇建设的问题是:规划相对滞后,档次偏低,执行缺乏严肃性;产业发育不足,层次偏低,同构现象严重;建设资金匮乏,无法保证发展资金需求;环保问题突出,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户籍、土地流转、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政策障碍较多;小城镇建设发展机制不健全,等等。高密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定位,高密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小城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推进,遵循规划引领、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管并重的原则,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构筑新型城镇化体系;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打造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以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增强小城镇建设内生动力;以加强城镇管理为手段,提升城镇品位和档次,形成城乡融合、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活力进发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保障小城镇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