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固定化菌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饮用水水源的微污染现状以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日趋严格的现状,采用内部装填了包埋固定化菌颗粒(以下称:包埋菌颗粒)的气升式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对微污染地表水源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包埋菌颗粒对微污染原水中低浓度氨氮以及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旨在为自来水厂的工艺改造提供新的思路,推广包埋菌颗粒的实际应用。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包埋菌颗粒的比重为1.02~1.04g/cm3,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流态化特性。小试试验结果表明,包埋菌颗粒可以快速、高效地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氮。进水氨氮平均值为1.73mg/L时,HRT为30min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26mg/L,平均去除率可达81%;出水的亚硝酸盐都在0.1mg/L以下。   (2)中试试验采用包埋菌颗粒对广州市某水源地的微污染原水进行生物预处理。在10个月内,考察了HRT、填充率、DO和汛期等因素对包埋菌颗粒流化床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水力停留时间对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影响较为明显。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5min及以上时,能保证出水达标;②增加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可有效改善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同时可提高对氨氮以及亚硝酸氮的去除率,但是对CODMn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改善。适宜的颗粒填充率为18.5%左右。③溶解氧是关键的控制指标。当DO<4.0mg/L时,包埋菌颗粒对氨氮的降解效率偏低;而DO>4.0mg/L时,包埋菌颗粒对氨氮的去除率明显升高。但是当DO浓度继续升高时,去除率并没有随着DO的升高继续增大,而是趋于稳定。④汛期时,包埋菌颗粒流化床的运行可考虑停止曝气以减少运行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汛期内停止曝气,并不影响出水水质达标。   (3)包埋菌颗粒流化床预处理与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氨氮浓度为0.92~3.12mg/L、CODMn浓度为1.57~5.2mg/L的条件下,整个工艺处理出水中基本检测不到氨氮和亚硝酸氮,整个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95%左右,其中包埋菌颗粒流化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79%左右;整个工艺最终出水中CODMn的浓度基本维持在1.2mg/L左右,整个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55%,其中包埋菌颗粒流化床对CODMn的去除率为12%左右。可见,包埋菌颗粒流化床对氨氮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以包埋菌颗粒流化床作为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工艺,为解决水源水质日益恶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工艺。   (4)使用包埋菌颗粒处理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微污染原水,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氮、CODMn的去除效果不太理想。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25%时,虽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70%左右,但是出水的氨氮平均浓度为2.18mg/L,仍然远远超过《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所规定的≤1.0mg/L的二级标准,且去除率提高的空间较小。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包埋菌颗粒不能有效地处理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微污染原水。   (5)通过对中试试验装置运行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分析可知,在不考虑取水电耗的情况下,包埋固定化工艺处理1吨水的运行成本为0.125元。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PI)是一类分子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卓越的机械、介电、绝缘、耐辐射、耐腐蚀、耐高低温等性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中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目前已在薄膜
受到新一轮学科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已经不是只局限于初中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而是要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
随着考试大纲的改革,在高中语文考试试卷中,课外阅读题占据很大部分,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而现在各级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固化、陈旧,
不锈钢具有许多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在一些精密仪器设计中,有时需要用到胶粘剂来实现不锈钢之间的连接。为了实现5μm胶层对0.05mm厚的304不锈钢箔的粘接,本研究对不锈钢
YAG是钇铝石榴石的简称,其化学式为Y3Al5O12,属于立方晶系,具有石榴石结构。钇铝石榴石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激光材料,还是一种高温的结构材料和荧光材料。单晶的钇铝石榴石通常采
聚丙烯(PP)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通用高分子材料,近年来不仅在欧美,而且在我国PP有替代工程塑料制作电器产品配件(电视机、电脑外壳、接插件等),进入电子电器领域的趋势。但是由
本文由实测结晶器摩擦力数据分析和结晶器振动状态检测仿真系统的建立两部分组成。 结晶器摩擦力是描述结晶器内发生的复杂热力行为现象的重要参数,与铸坯质量缺陷及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