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蒿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促生抗旱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59573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蒿(Arternisia ordosica Krasch),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植物,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作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一类定殖于宿主植物根系,且不对宿主植物产生病害的内生真菌,具有与菌根真菌相似的生态功能,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8、2019年沿西北干旱荒漠样地带采集油蒿根围0-30cm土层土壤样品和根样,主要研究DSE真菌定殖时空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油蒿根系DSE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对分离得到的DSE真菌进行抗旱研究,并选取优势DSE真菌资源进行回接试验,为充分利用DSE真菌资源,促进荒漠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油蒿根系均能被DSE真菌高度侵染,形成典型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结构,不同年际油蒿根系DSE平均总定殖率呈增加趋势,分别为51.67%(2018年)和54.58%(2019年)。不同样地定殖率差异显著,表现为沙坡头和阿拉善样地高于民勤和磴口样地。除2019年磴口样地,其他样地距主干0-10 cm与20-30 cm根样DSE定殖无显著差异。2.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菌丝定殖率与土壤碱性磷酸酶,微菌核定殖率与土壤有机碳、碱性磷酸酶和速效磷,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碳和碱性磷酸酶,定殖强度和土壤速效磷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因子和空间分布影响油蒿DSE真菌定殖。3.油蒿根系共分离鉴定11属16种DSE,即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格孢腔菌属(Pleosporales sp.)、光黑壳属(Preussia sp.)、Acrocalymma sp.、Periconia sp.、Trematosphaeria sp.和Trematosphaeriaceae sp.。优势种为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Alternaria chartarum和Acrocalymma vagum,分离频率分别为52.48%、9.93%和9.93%。4.DSE真菌群落组成进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不同样地间DSE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其中磴口样地DSE真菌种类最多,阿拉善、沙坡头次之,民勤种类较少。5.设置不同梯度PEG浓度模拟干旱胁迫,探究不同DSE菌株的抗旱机制。固体胁迫培养下,菌丝表现为颜色加深,隔间距缩短,菌丝加宽,高浓度下部分菌株颜色变白。液体胁迫培养下,测定菌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黑色素含量和生物量。随胁迫程度增加,表现为低渗透势促进,高渗透势抑制、促进或不变现象,表明不同DSE菌株抗旱能力不同。6.油蒿3种优势DSE菌株A.chartarum、P.chrysanthemicola和A.vagum成功接种到宿主植物油蒿,DSE均能定殖到油蒿根系,且幼苗均能健康生长。干旱胁迫下,接种DSE对植物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接种DSE后植物脯氨酸含量、MDA含量下降,有效缓解了植物受到的胁迫,提高了植物抗逆能力,对荒漠植被恢复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偶氮四唑是一种具有高含氮量、高生成焓的C-N杂环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材料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在合成偶氮四唑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5-氨基四唑分子上氨基的脱氢氧化偶联反应。当前,化学氧化法是用于实现5-氨基四唑分子氧化偶联最常用的途径,但是其存在原料及辅料浪费、产物分离操作繁琐、高能耗、反应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半导体光催化剂可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生空穴、·OH等高氧化活性物种,这些活性物种具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是一种具有极高分辨率的表面研究仪器,人们通过STM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化性质,而探针作为STM的核心部件直接扫描样品表面,探针针尖的材料、形状、尺寸关系到扫描图像和数据的准确性,对STM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展开了对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制备技术的研究。目前广泛使用
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类来源之一,其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48%以上。良好的猪肉品质可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为养殖者和肉食品加工行业的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猪肉品质一直是种
红螯蛛属Cheiracanthium C.L.Koch,1839,目前全球共记述214种(其中中国已报道42种),为红螯蛛科Cheiracanthiidae中物种最为丰富的属。以前对于红螯蛛属的研究多局限于新种的描述以及区域性种类修订,至今尚未见该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报道。本文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中国红螯蛛属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形态学方面,本研究检视了中国红螯蛛属约1200号标
电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化学学科,在解决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和工业生产对绿色能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日益增长需求,使得电化学技术得到充分
这些年来,超级电容器作为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其绿色,节能,高效等诸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超级电容器通常由电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大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营养物质,是人体内铁和锌最主要的膳食来源。常规加工方法会造成大豆微量元素的严重损失,而对大豆进行萌发处理,能够降低植酸等抗营养因子(ANFs)
研究背景: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全球化增长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临床病理类型。随着甲状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增高。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趋于稳定。基于此背景,部分学者认为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存在着过度诊断及治疗,应对低风险甲状腺微乳头状癌患者采取积极监测的手段。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的常见疾病,女性患病率高于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食用蛋白质和饲料作物。随着现代工农业活动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重金属通过人为活动释放到生态系统中,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镉(Cd)是生态系统中最常见、最具毒性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生长和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镉很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在茎、叶和种子等其他器官中运输和积累,通过食物链中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对动物和人类引起毒
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前期筛选的2个品质差异较大的糯玉米自交系MY13和XT1为试材,研究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的动态积累差异、淀粉粒度分布、淀粉的理化特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