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共混增强制备高力学性能再生蚕丝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蚕丝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同壳聚糖、胶原、甲壳素一样,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可降解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组织工程领域的常用材料。然而,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一直很难提高,表现出断裂强度低、柔韧性差等问题,因此,提高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对于再生蚕丝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使其在力学方面优于普通材料。采用纳米材料共混湿法纺丝法制备力学性能增强的再生蚕丝,该方法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简单易行,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本文首先对湿法纺丝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纺丝液浓度、不同拉伸倍率和浸泡乙醇时间对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较佳的纺丝条件,然后选用铜纳米粒子(Cu NPs)、氧化铜纳米粒子(CuO NPs)和硫酸铜(CuSO4)溶液作为共混材料,通过湿法纺丝法三种材料对再生蚕丝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论文通过湿法纺丝法进行再生蚕丝的制备,以再生蚕丝力学性能为指标,研究不同纺丝液浓度、不同拉伸倍率、乙醇浸泡时间对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了较佳的纺丝液浓度、较佳的拉伸倍率和乙醇浸泡时间。为后续研究纳米粒子对再生蚕丝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通过比较在不同纺丝液浓度和不同拉伸倍率条件下制备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发现,纺丝液浓度和拉伸倍率对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当纺丝液浓度为15%,拉伸倍率为3倍拉伸时,再生蚕丝力学性能达到最佳。3.通过湿法纺丝法制备再生蚕丝后(纺丝液浓度为15%,拉伸倍率为3倍拉伸)进行乙醇浸泡后处理,研究了不同浸泡时间对再生蚕丝的力学性影响。结果表明,浸泡乙醇对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表明通过预实验筛选的纺丝速度可以达到使再生蚕丝基本凝固的要求。4.通过分别共混不同量的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制备再生丝素蛋白纤维,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对再生丝素蛋白纤维的形貌、力学性能以及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共混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对再生蚕丝形貌没有明显改变。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再生蚕丝力学性能随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共混比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铜纳米粒子共混比达到4 mg/g Cu NPs/SF时,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较佳,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86.42±17.33MPa、24.70±6.32 MPa,相比未共混铜纳米粒子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提高了71.56%、43.32%;当氧化铜纳米粒子共混比达到1 mg/g CuO NPs/SF时,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较佳,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41.31±22.18 MPa、75.21±16.55 MPa,相比未共混氧化铜纳米粒子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提高了44.5%、210.04%;当硫酸铜共混比达到1 mg/g CuSO4/SF时,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较佳,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02.33±18.18 MPa、38.58±11.22 MPa,相比未共混硫酸铜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提高了21.19%、59.22%。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共混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后制备的再生蚕丝相比未共混制备的再生蚕丝主体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根据红外光谱去卷积技术发现共混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后,再生蚕丝的二级结构含量发生改变,呈现无规卷曲和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的趋势。5.通过比较分别共混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和硫酸铜制备得到的再生蚕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综合屈服应力和屈服伸长率,它们对再生蚕丝力学性能提高顺序为:铜纳米粒子>氧化铜纳米粒子>硫酸铜。这种纳米粒子共混增强再生蚕丝力学性能的方法成本低,易操作,绿色环保,对大规模制备高性能再生蚕丝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真核起始因子3b(eIF3b)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表达,探讨其在C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及外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初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P-CML)患者骨髓活检病理标本50例,收集同期我院骨科外伤骨髓病理正常标本50例,CML组为实验组,正常组为对照组,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检测真核起始因子3b(
木论文以提高吸附材料和光催化降解材料对目标物的选择性为出发点,采用分子印迹与溶胶-凝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若干分子印迹型TiO2(Si02)复合材料,并试验了其对水中
光催化技术是通过半导体材料利用太阳能以期望解决能源枯竭和生态环境危机的技术。一方面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地球所有能源的根本来源:太阳传输给地球的功率为1.74×1
<正>"欺负新员工、不负责任……"众目睽睽的班组"好文共享"会上,徒弟借机"怼"了师傅!接下来,师傅分享好文时,徒弟却红着脸低下了头……这是怎么回事?杨国成是乙氧基化车间班
期刊
目的:探索通过向腹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液是否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病理反应的程度,能否下调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淋巴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
对16名田径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4h接受急性全身超低温冷冻,观察接受该实验的运动员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白细胞计数在实验后显著升高(P〈0.01),其中小细胞(主为淋巴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无需基础设施、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并且具有部署便捷、组网灵活等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实际应用环境中,由于节点移
目的 :本组为探讨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 ,寻求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 6 0例全麻手术患者 ,ASAⅠ -Ⅱ ,术毕待有拔管指标时拔管。随机分成两组
客运枢纽作为旅客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旅客的集疏运服务,关系着旅客能够安全、快捷运输和中转。根据客运枢纽的运营特点和协调性评价要求,建立客运枢纽协调性评价指标
深度学习技术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算法性能提升的同时,深度学习在理论支撑上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深度学习仍然被视为一个“黑箱”。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想要在各个理论已有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本论文从特征工程的角度出发,对现有深度学习中的自编码器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径向基自编码器模型,将高斯函数层引入自编码器模型中。该模型具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