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人民观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领导人,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倡导者,他的人民观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人民群众观的集中体现。孙中山在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启蒙精神前提下,受到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迪,提出和表达自己独特的关于人民群众认识的思想理论。对于孙中山的人民观思想,不仅要剖析其局限性加以反思,还要挖掘其进步作用加以借鉴。首先,对孙中山人民观理论的渊源进行追溯和考察,并对孙中山人民观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孙中山对人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抽象肤浅到具体深刻的过程。其次,阐述孙中山人民观思想的理论概要。孙中山的人民观是以“知难行易”这个理论为出发点,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主体观”、“国家法治观”、“人民公仆观”和“主义观”,从其人民观内容分析这一思想的理论特征,它具有鲜明的超阶级性、抽象性、反封建性和依法性。最后,对孙中山人民观理论进行一个客观评价。从消极方面来看,孙中山对人民阶级范畴的模糊性,重民爱民却不用民的妥协思想和重知轻行的唯心主义偏向,导致了他难以避免资产阶级本质性的错误——脱离人民群众。对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反思和实践验证了人民群众路线的可行性;就积极方面而言,孙中山人民观思想理论所蕴含的合理因素给当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提供了很多启示,具有可贵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和胃电活动的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消化道症状与胃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胃电图记录38例确诊的抑郁症患者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呈现出从点源性污染发展成面源性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是“门前臭水沟,屋后乱哄哄”的景象,呈现“垃圾围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日益向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吸收和践行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中国特色
本文着眼于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接,从微传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相似性入手,企图借用微传播这一新兴网络传播手段,针对时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通过扩展高
妇女问题是一个不受时代局限、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妇女问题,把争取全体妇女的彻底解放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即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
节俭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节俭美德更应该深入人心;但是现实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奢侈浪费
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张岱年文化观高举了“综合创新”的大旗,始终不渝地倡导文化综合创新,为呼唤中华民族精神而上下求索,给后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