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知识作为一个专门的课堂实践的研究课题已引起了教师教育研究者的注意。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知识是指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而教师知识的内涵以及在教学情境中怎样使用这些知识,是对教师教育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的实践知识通常具有情境性、个体性、缄默性等特点。 教师知识的构建是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得到的,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专业智慧的提升。具有个体实践知识的教师,还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和合作获得实践知识,吸取别人的有益经验,在自我的实践中进行反思,从而弥补了因工作繁忙,教师之间缺乏专业对话,大多数的交流流于行政事务的缺陷。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离不歼与社会交互的作用。决定学习的因素,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实践研究和反思,概念化实践经验知识;通过和同事合作分享,尝试进行试验研究,讨论和评价教学,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本文通过综述皮亚杰学习建构主义的平衡理论,认知冲突,同伴交往理论和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所强调的语言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关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案例来探讨自我建构和社会交互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个案学习的方法对两位在职英语教师的合作反思进行了探讨,从而来验证同伴交互作用的效能。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合作性反思有助于教师知识的发展,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解决学习问题,教师行为问题和学科本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