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豫东南地区政治格局变迁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前沿时期,商代方国林立,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以内服区域把控统治,外服控制区由各地方势力管理,王朝的最终统治权集中在商王手中。西周实行分封制,被分封在王朝四方的诸国对王朝统治有积极作用,其中就有周王朝同宗的姬姓诸国,也有异姓诸国,还有在周灭商时起到帮助作用的其他诸侯国。豫东南地区居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要道,是中原掌控铜矿资源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商周时期豫东南地区政治格局变迁的考察,可以深入了解商代这一地区与商王室的关系,了解西周早期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布局,以及西周中晚期华夏与淮夷关系互动,和春秋战国时期楚与吴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这些对探讨华夏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择以豫东南地区为主体的缘由,对商周时期诸国政治格局变迁深入剖析,以及意义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对豫东南地区诸国研究整体的分析,规划了本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使得研究对象更加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同时对“封国”和“方国”与“南土”和“南国”这两组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介绍了殷商时期豫东南地区传统的政治势力。在殷商时期,豫东南地区的传统势力有息国、黄国,以及犹、弦、下蓼、鸡、白其他小国,商末周初局势未稳,常起战乱,王朝更替,豫东南地区这些小国虽存于商代但也受到了影响,有的小国在商周王朝的更替中消失于世,有的为了避免战乱迁到其他地方,有的仍然在豫东南地区延续存在,豫东南地区政治格局产生较大变动。第三章介绍了豫东南地区在西周时的格局变迁。武王克商后广封诸国,其后周公平叛乱再次分封。两次分封之后,豫东南地区存在的封国就有十余国,这些封国的存在,再次改变了豫东南地区的政治格局。第四章介绍了豫东南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政治格局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吴国的侵入再次加深了豫东南地区的交流,豫东南地区的诸侯小国抵抗不住楚国的强势攻击,均成为楚的战败国。豫东南地区的番国成为了春秋后期逐渐强大的吴国的战败国,占领番国后吴国势力进一步扩大,在豫东南地区与楚国争霸。楚国的胜利结束了争霸纷争,但是吴楚大国与豫东南地区的小国之间的争霸交流,改变豫东南地区的政治格局,促成了以楚国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第五章对殷商时期、西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豫东南地区经历的三次大的变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次政治格局的变动,打破了豫东南地区的政治布局,改变了豫东南地区的政治形态。这些宝贵经验对了解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给予了很大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取环绝经后妇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自愿来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9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术前3d口服米非司酮6片(1
"法治浙江"经历了萌芽和形成两个历史阶段,现在处于全面深化的重要时期。法治浙江的主体除了中共浙江省委外,还应当包括立法主体、执法主体、司法主体和守法主体在内的有机体系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取环术联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80例绝经后取环术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取环术,米索前列醇组则
随着我国商业经济的飞快发展,城乡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脚步。我国借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也跟随其脚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突破了城乡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指腰椎间盘由于外伤或退行性改变,其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外突出,突出的髓核会刺激、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造成神经
2017年3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编译局召开加强期刊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若干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并就进一步加强
(2014年12月4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
<正>进入2018年,大西安以新晋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气、商气,市场主体超百万,人才落户位居全国前列。市委书记王永康以打造"金牌‘店小二’"为理念,加大各
本篇翻译报告是笔者对翻译任务的总结,并以一万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作为例文的一万字都是科技文体,语言严密精炼、行文结构紧凑,是较难翻译的一种文体。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对
融资租赁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成为发达国家社会资金供应的三大渠道之一。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船舶融资租赁作为融资租赁的一种,以其融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