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南部山区7龄以上苜蓿草地磷钾元素缺乏,地上植被稀疏,牧草产量低,而且品质差。因此,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比较P-K肥不同施用量(A1-A4分别为:0-0 kg/hm2、75-60 kg/hm2、150-120 kg/hm2和225-180 kg/hm2)和禾草不同补播量(无芒雀麦、披碱草和苇状羊茅按1:1:1进行补播,B1-B3分别为:1000粒/m2、2000粒/m2和3000粒/m2)对退化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其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磷钾肥可显著提高苜蓿株高、茎粗、茎节数、节间距和叶面积,降低苜蓿干鲜比和茎叶比。补播量对两茬苜蓿株高和叶面积影响显著,苜蓿株高均在B2下达最高,叶面积均在B3下达最高。施肥补播互作对两茬苜蓿株高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总体上肥料作用大于补播作用与交互作用。(2)全年牧草的干草产量在A3B3处理下达最高,为9503.32 kg/hm2,与A1B1相比,增产75.38%。(3)不同施肥量对紫花苜蓿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的影响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随施肥量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初始荧光和最大荧光分别在A2B1和A3B2下达最高;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施肥补播处理的影响不显著,各能量分配参数较施肥补播处理变化不明显。(4)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两茬牧草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含量逐渐减小,粗脂肪(CF)含量逐渐增加,磷钾肥可显著改善牧草营养品质,且相对饲喂价值(RFV)随着施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补播量的增加,第一茬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第二茬牧草灰分含量呈减小趋势,第一茬粗蛋白(CP)、相对饲喂价值和第二茬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施肥补播互作对各指标影响不显著。综合评价表明,磷钾肥量为225-180 kg/hm2和补播量为2000粒/m2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宁夏南部山区退化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及牧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