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和重点。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已通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信仰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围绕同一个主题在理论上逐步融合。 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点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多重压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只能从原有的靠大量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到尽量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科学技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垦区的国有农场从1947年开始创建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等54个县(市),现有土地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耕地面积205万公顷,约占全国农垦系统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全省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拥有林地87万公顷,草原37万公顷,水面27.4万公顷。到2004年底,黑龙江垦区拥有资产总额5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95.3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1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8115台,喷灌机5024套,挖掘机382台,水稻插秧机2.18万台,农用飞机30架,机场53处,各种汽车1.62万辆,旱地农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水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84%,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以上。粮食生产占全省粮豆总量的30%,商品率达87.3%以上,同时还向国家交售大量的农副产品。黑龙江农垦在全省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九个分局,104个国有农(牧)场,各类工、商、运、建、服企业1354个,从业人员70.8万人,总人口157.5万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政、社、企一体的社会经济区域。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机械化程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每年上交的商品粮可以供京、津、沪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是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和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垦区人面前既现实又严肃的重大课题。因此,本论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论述,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 本文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