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简称AFS),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状态信息和前方道路环境信息,自动调整光型与照射区域,进而改善前方道路的照明条件,增强夜间驾驶的安全性,是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车主动安全设计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现有的汽车AFS研究,由于忽略了行驶过程中的车身状态(侧倾、横摆及轮胎侧偏特性)对AFS前照灯转角的影响和其转角控制系统响应时滞而导致AFS动态配光光型达不到法规要求的难题,研究面向动态配光光型的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控制方法(简称FPAFS控制方法)。论文首先从转角模型、控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汽车AFS前照灯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综合分析汽车侧倾特性、横摆特性、轮胎侧偏特性和前照灯配光特性的基础上,以丰田普瑞维亚的AFS前照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侧倾与横摆特性的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矩阵分析软件Matlab和成像光学软件Lucidshape分别建立了基于驾驶员意图的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滞后模型和基于驾驶员模式的汽车AFS左右前照灯转向配光光型的仿真模型,并以此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分析了方向盘转角变化率和汽车车速与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滞后量的关系,以及汽车AFS前照灯转角配合方式与动态配光光型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向导,根据模糊预测控制原理,研究FPAFS控制方法。接着,设计了面向动态配光光型的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模糊预测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对应的AFS前照灯转角模糊预测控制仿真模型,并以此对双移线工况下的AFS前照灯转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为了验证可行性,搭建了面向动态配光光型的汽车AFS前照灯转角控制实验系统,以此为平台对不同工况下(双移线工况、加速行驶工况)的汽车AFS前照灯进行了转角模糊预测控制实验和汽车AFS前照灯动态配光光型验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