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编解码的算法优化研究及FPGA的硬件实现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AVC是由ITU和ISO两大组织联合组成的JVT共同制定的一项新的视频压缩技术标准,在较低带宽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是H.264/AVC的应用亮点。在同样的视觉质量前提下,H.264/AVC比H.263和MPEG-4节约了50%的码率。但H.264获得优越性能的代价是计算复杂度的增加,据估计其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大约为H.263的3倍,因此很难应用于实时视频处理领域。针对这一现状,业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力图降低其计算复杂度和提高运行效率。比如在运动估计方面,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而针对帧内/帧间预测编码的研究却较少。因此研究预测模式的快速算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在详细研究H.264标准视频压缩编码特点基础上,分析了H.264帧内编码, 帧间编码及变换,量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边缘方向信息的快速帧内模式判决算法,通过结合SAD的模式选择方法来减少模式选择数目。它采用了Sobel梯度算子计算当前块的边缘信息,累加当前块中属于同一方向像素点的边缘矢量构造不同模式下的边缘方向直方图,以便确定最可能的预测模式。该算法有效降低了编码器的运算复杂度,在并未显著降低编码性能的情况下提升了编码器效率。仿真表明:Foreman 图像序列编码性能有了提高,其中PSNR平均降低了0.06dB,Bitrate平均降低了19.4%,这大大提高了视频传输的质量。 另外在帧间预测模式选择算法方面进行了改进研究:按顺序对不同类型进行判决,有选择地去比较可能模式,使得在有效减少需判决的模式数量的同时,结合小块模式搜索中途停止准则来确定最优模式。仿真表明:改进算法相对与原来算法能够节省很多的编码时间(平均下降了49.3%),但带来的图像质星的下降(平均下降0.08dB,可以忽略)和码率较少的增加。 同时在整数DCT变换模块中,提出了一种快速蝶形算法,使得对4×4点数据做一次变换,只需通过8×8次加法和2×8次移位运算便可完成,与原来12×8次加法和4×8次移位相比,新算法大大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最后介绍FPGA的特点及设计流程,并实现了H.264编解码器中变换编码及量化和熵解码模块的硬件。这种基于FPGA所实现的H.264编码视频处理模块设计具备了成本低,周期短,设计方法灵活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仿真表明,通过使用本文提出的帧内/帧间速算法方法可使得H.264编码速度获得显著的提高,使H.264 Baseline编码器能在PC平台上实现实时编码。
其他文献
随着兆瓦级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不断应用,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容量比例越来越大,电力系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电场切除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就要求风电机组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保证系统发生故障后风电机组不间断并网运行。本文提出了配合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能有效地稳定直流侧电压,并满足了电网故障时风电系统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持的要求,实现了风电系统低压穿越。本文针对电网对称故障情况下,电机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谐波问题日趋严重。抑制谐波已成为改善电能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并重点
大型空间结构展开锁定后尺度大、频率低,由于没有大气阻尼,一旦发生振动很难短时间内衰减,需要对其进行振动控制。压电作动器体积小、输出力大,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方面受到广
众所周知,机务段的检修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当今,我国铁路总公司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的机车正在蓬勃发展,铁路事业蒸蒸日上
随着变频调速传动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宽调制(PWM)逆变器以其技术优势广泛地应用于机车牵引领域。变频调速牵引电机是交流传动牵引机车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牵引机车的性能。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气传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导致电机绝缘系统过早失效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方波脉冲下局部放电是导致变频电机绝缘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于工频下的局部放电,高压方波
有限体积(FV)方法以其简洁性,对网格要求的灵活性和本身格式的守恒性等诸优点在计算流体力学(CFD)中被广泛应用。摄动有限体积(PFV)方法为在FV方法基础上发展的新的高精度方法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振动试验、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技术求取机械结构动态特性的有效工具,是验证和修改有限元模型的主要手段。通过模态试验可以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随着科技发展,机械手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国均开展了相关研究。一种基于温控型形状记忆合金研制的内嵌式驱动器,输出位移大,输出力-重量比高,驱动与控制简便,获得了广泛关
随着传统能源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对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并网逆变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最为重要,本文针对逆变器并网运行控制及防孤岛运行控制做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转化率及防孤岛运行能力,改善入网电流质量。首先,本文采用了一种包含双输入DC/DC升压单元、H6逆变桥和LC型滤波器三部分的新型拓扑结构的逆变器,深
规范形理论是简化微分方程的重要手段,它在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平衡点附近的分岔及稳定性等动力学行为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