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孟郊言困厄诗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孟郊是唐代诗坛上两位著名的诗人。杜甫亲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大动荡,孟郊则一生处于藩镇割据、战火连年的中唐。两人皆怀抱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出身低微、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致使他们怀才不遇。他们在追寻内心宏愿的道路上遭受了重重困厄,仕宦生涯中都扮演着悲剧的角色。本文从杜甫、孟郊的言困厄诗着手,拟对二者应对困厄的心态变化、言困厄诗的题材内容、及二者在排遣困厄情怀时诗歌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加以比较分析。本文除了绪论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释了本文的研究可行性,其次给杜甫与孟郊的言困厄诗界定范围,随后就杜甫、孟郊言困厄诗相关研究做出罗列,最后介绍本文的努力方向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杜甫、孟郊一生在遭受困厄过程中心路历程的异同。依据二者相似的仕途经历,本章分为三节,以方便对比。第一节阐述了二者在落第后对困厄的一致抗争。杜甫两次参加贡举落第,孟郊三仕不第,“学而优则仕”,内心强烈的政治情怀促使他们积极地投赠干谒权贵,抗争困厄。第二节就二者仕途中两次为官经历遭遇的困厄为依据,比较他们在中央任官和供职幕府两个时期面对困厄的抉择,分析了二者不同的从政态度,探讨了二者仕进境界的高低。第三节主要就二者辞官后对困厄的突围进行阐述,杜甫拥有坚韧的道德操守,贫老不辱志,超越了困厄。孟郊缺乏坚定的价值判断,在出处矛盾中挣扎徘徊,最终决定再次入郑余庆幕府,但因暴疾卒于赴任途中。第二章主要分析杜甫、孟郊言困厄诗题材内容方面的异同,共两节。第一节主要谈二者对他们自身困厄抒写的异同。相同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物质困顿的诉说,另一方面是对精神苦闷的抒发。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杜甫具有更为自觉的仁爱精神,杜甫在抒发自身困厄时还能推己及人、民胞物与,这显示了杜甫高标的品格。对比来看,孟郊在倾吐自身贫病困顿时,几乎没有提到时代和人民,诗歌内容显得贫弱。第二节主要就二者对黎民穷苦的抒写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中的差异。杜甫、孟郊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又视安邦济民为己任,对黎民百姓不幸遭遇的抒写也是他们言困厄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从批判战争和揭露剥削两方面阐述了二者取材相同之处,从爱民思想的深度方面探讨了二者的差异。相比之下,杜甫在抒写黎民穷苦方面的诗歌包含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这是孟郊所不及的。第三章是杜甫、孟郊排遣困厄情怀艺术方面的比较,共三节。第一节比较二者在审美意象方面的区别。杜甫、孟郊都出身寒门,同经历乱世,恰逢门阀森严的社会,才秀人微,志不得展。为了排遣内心的愁绪,杜甫抱着积极乐观的审美态度,融情于诗,描绘了无数壮美、秀丽、清新的意象,也体现了杜甫超然于物外的胸襟。相比之下,孟郊的审美意象多显得腥秽丑恶、阴郁险怪、枯索冷瘁,读来让人感到恐怖阴森、苦涩悲痛。第二节是二者抒情方式的比较。杜甫秉承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抒发内心的块垒时能够发乎情而止乎礼,怨而不怒。孟郊则突破了儒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种中和美学思想,把内心的幽愤不平毫发无憾地倾吐殆尽。第三节是杜甫与孟郊相关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杜甫在遣怀困厄时,语言风格呈现出清新柔婉、平易朴实、戏谑幽默等特征。孟郊遣怀困厄情怀的语言风格则集中表现为生新瘦硬。杜甫、孟郊言困厄诗中不同的审美意象、抒情方式及语言特色,也玉成了他们迥异的艺术风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急救与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本院急救及护理措施后根据治愈情况、复发情况及后期随访的资料来研究针对于小儿高热
《史记》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被认为是“信史”。作为一部纪传体著作,它又有着文学性的特质,司马迁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历史叙述的创作特征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称赞。司马迁对历史
西方哲学史或美学史上,总不能忽略“崇高”这一重要的美学范畴。从早期的朗基努斯第一次将“崇高”纳入审美范畴,英国的伯克、德国的康德和席勒以及苏联的一些学者等都对“崇
美国在科研治理中存在着模式上的演变,从二战时期的分离模式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合作模式转变。在科研治理的分离模式中,美国的政治共同体负责向科学共同体提供科研经费,科
唐代元和时期,诗歌流派分立,大家辈出,是唐诗发展繁荣的第二个高峰期。韩孟诗派、元白诗派在诗坛上各领风骚、大放异彩,柳宗元由于永贞革新失败遭受贬谪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而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2年、2005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在《城乡规划法》要求下,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逐步规范.但由于规划的编制往往延续大城市规划编制的思路,忽略了小城镇发展的特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适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部骨折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
双年展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参展作品本身,同时也包括了展览所反映的当代建筑思潮和城市现象。本文尝试从策展人的视野.表达了深港双城双年展带给城市在理念和实践上的思考和创新
文章追述了"建构"一词在文献中的历史,通过对英语中"结构"、"建造(构造)"和"建构"三个概念的比较,提出"建构是建筑师的视觉呈现之道","结构通过建造得以实现,并且通过建构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