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硫代硫酸钠体系修复汞污染土壤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汞污染在许多矿区和化工厂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可经过生物和化学转化汞在土壤中能以多种形态存在。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上对汞的排放、供应和需求也在逐渐收紧。本文利用硫代硫酸钠体系修复含汞土壤,将土壤中的汞从固相转移到液相并进一步回收,以达到降低汞在土壤中的毒性以及生物有效性。采用简单的硫代硫酸钠体系脱除土壤中的汞,室温下对脱除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优化条件如下: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02mol/L,固液比1g:200mL,脱除时间为120min,当土壤中汞的含量为1100mg/kg时,总汞去除率为47.1%。采用强化的硫代硫酸钠体系脱除土壤中的汞,室温下对不同的氧化剂进行筛选,双氧水和过硫酸钠作氧化剂预处理土壤样品,效果欠佳,用硫代硫酸钠脱除经过前述两种氧化剂处理的土壤残渣,总汞去除率最终在50%左右,相比简单硫代硫酸钠体系对汞的脱除效果并无明显提高。高锰酸钾作氧化剂预处理土壤样品,室温下对氧化脱除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优化条件如下:溶液的初始pH值为1.30,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2.5%,固液比为2g:2mL,反应时间60min,一段高锰酸钾对汞的氧化去除率达到63.0%,二段硫代硫酸钠对汞的去除率达到16.0%,两段总汞去除率之和为79.0%。次氯酸钠作氧化剂预处理土壤样品,室温下对氧化脱除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优化条件如下:有效氯为10%,固液比为2g:20mL,反应时间60min,一段次氯酸钠对汞的氧化去除率达到75.1%,二段硫代硫酸钠对汞的去除率达到7.9%,两段总汞去除率之和为83.0%。
其他文献
国际气候组织依托《巴黎协议》继续推进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进程。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趋势仍将围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而展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
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发现,扩频通信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通信技术,因为它具有信噪比低、截获率低、保密性强、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强等优点。以前主要在军用系统使用,近几年扩频技术也已经涉及到了民用领域,如视频监控,移动通信,遥感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信号处理的带宽日益加大,人们对算法实现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DSP不能满足算法处理的实时性需求下,迫切需要一种满足大吞吐算法数据量的载体。首先,本文基于一
行业滑坡已经停止目前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工程起重机行业在经历了1993年的巅峰以后,近几年生产形势急转直下,2/3以上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很多企业面临着减产或停产的不利局面。但从19
测风激光雷达是目前可以实时、多尺度主动探测晴空风场的重要方法,在民用航天、航空气象保障、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军事保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是在保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的早期阶段是指用少量项目进行潜在能力水平的估计。为了得到准确的CAT结果,需要从估计方法的偏差和不稳定性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希望能得到一种偏差比
文章嵌瓷作为潮汕地区一种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在许多潮汕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名人辈出的“沟南许地”建筑群即为其中一处精彩的代表。这里的嵌瓷艺术题材丰富、生活气息浓烈;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以D4及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基本聚合单体,丙烯酸(AA)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活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
制造业一贯是我国GDP增长的强有力支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转化是必然的。因此以智能化的方法解决生产调度问题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柔性作业车间为研究对象,考虑动态扰动等因素,运用群智能算法对其进行了多目标生产调度优化问题研究,并且对复杂性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根据柔性作业车间的特点,构建了析取图模型,并以完工时间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土建工程也得到较快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对其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比较重要的一
新型柔性器件由于工艺差异和特殊应用场景,其可靠性研究对于加速柔性显示产品量产有重要意义;而剥离技术作为关键工艺,则对柔性TFT器件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使用类似工艺的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