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斑鳢的病理学及FimA和pstS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感染宿主范围很广。由该菌引起的爱德华氏菌病是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给水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斑鳢(Channa maculata)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如台湾、广东等省份。斑鳢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淡水经济鱼类。随着现代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的扩大,斑鳢的病害较为严重,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研究迟缓爱德华氏菌对斑鳢的致病性和防治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疾病,本文以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斑鳢为研究对象,从病理学和免疫学角度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从患病斑鳢体内分离到3株病原菌,通过对其生化特性与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3株菌对斑鳢的LD50分别为1.8×103、7.1×103、2.9×104 cfu g-1,最适生长特性为30℃、pH8、盐度1%(w/v),具有溶血活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菌必治等抗生素敏感,五倍子、石榴皮、乌梅等中草药对其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2、研究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斑鳢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病理学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有:肝细胞绝大部分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大量红细胞浸润;脾组织变性坏死,溶解,形成结构紊乱的坏死灶;肾小囊腔扩张,肾间质出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扩张、充血,部分肾间质变性坏死;鳃小片基底部水肿,间隙变宽,其间形成空腔,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心肌出血,心肌纤维间可见大量的红细胞,有的心肌纤维形成较大空隙,部分心肌纤维变性坏死;肠黏膜上皮层广泛性坏死脱落,基底膜排列紊乱,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大量的红细胞浸润。超微病理变化主要有:受感染细胞的胞质疏松,各种细胞间的间隙变大。线粒体数量减少,内质网扩张;其内的细胞器溶解消失,细胞膜破裂,胞质外溢,胞核呈溶解状态。胞质中出现许多空泡,使细胞呈现蜂窝状。部分细胞萎缩、变形。有的细胞结构已无法辨别,为紊乱的间质所取代。   3、研究了人工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发病斑鳢血液的生理生化参数的动态变化。斑鳢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在感染后的第12天显著升高(P<0.05);血沉、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脆性变化不大,且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浓度、总胆红素浓度、直接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血糖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球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到后期才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感染后的第10天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肌酐浓度先降低后上升,分别在感染后的第2天和12天差异显著(P<0.05);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感染后的初期谷丙转氨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但在感染后的第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逐渐降低;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感染第8天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感染后的初期淀粉酶活力低于对照组,感染第8天后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的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高于对照组,感染至第6、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酚氧化酶活力变化幅度较大,感染后第2,4天,酚氧化酶活力低于对照组,随后高于对照组,在第10天时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酸性磷酸酶活力低于对照组,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NBT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在第2,4,6天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4、克隆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菌毛亚基蛋白(FimA)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40bp,编码179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18.7kDa。将FimA基因定向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得以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FimAP融合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FimAP融合蛋白与佐剂乳化后接种斑鳢,于免疫后第21天攻毒,免疫保护率为81%。   5、克隆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磷酸盐结合蛋白(pstS)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41bp,编码346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36.4kDa。将pstS基因定向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得以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pstSP融合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pstSP融合蛋白与佐剂乳化后接种斑鳢,于免疫后第21天攻毒,免疫保护率为79%。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与人们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任何电子设备的工作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开关电源因为其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简单外围电路,高效率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基于CMOS工艺,设计了一块升压型PWM模式DC/DC转换器。带隙基准源具有5 ppm/℃的温度特性和低频下高电源抑制比,为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精确的参考电压。低压启动模式使得电路能够以低至0.85 V的输入电压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两者的结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结合的产物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以宽带、
在线手写签名验证作为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的一种,因其唯一性、非侵犯性、易接受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采集设备的要求不高,适合普及和广泛使用,同时不易伪
W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GSM体系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期间经历了R99、R4、R5三个网络协议阶段。在R99阶段,核心网的电路域都是基于TDM方式,采用64Kbit/s的PCM进行
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器件的尺寸一般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MEMS器件主要是由薄膜结构组成,而薄膜材料参数和体结构的参数已经大不相同。多晶硅薄膜被广泛地应用于MEMS和集
鱼类饲料中的常规蛋白源——鱼粉及豆粕供应紧张,价格高涨,急需寻找低廉优质的蛋白源替代物;啤酒糟在我国产量大、价格低廉,但由于其含有的纤维素高,限制性氨基酸不平衡,大大限制了
区块链技术被视为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颠覆性创新技术.区块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思维的全新思想,是互联网思维的进阶,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平权、互信、自治、协作、共享的
猪血木为山茶科厚皮香亚科猪血木属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对于猪血木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猪血木的系统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和濒危机制等方面,而有关该物种及近缘属种的比较形态
学位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