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理论视角下的《兄弟》韩译本翻译策略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逐渐增强,中国文学近年来正以无可阻挡的“走出去”的趋势走向世界。近年来,中韩文化交流不断加深,韩国读者对中国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优秀的文学作品被人们喜闻乐道。对于外国的文学作品,读者是通过阅读翻译读物来认识原作或文学作品的,翻译就尤其凸显重要。  归化与异化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随着此书的诞生归化和异化便成了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对归化、异化产生争议,主张归化派和异化派的观点各异、争执不断。本文以《兄弟》韩译本为例本,结合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异化理论及尤金·奈达有关翻译理论,对中韩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选取了余华小说《兄弟》的韩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出类型,在分析过程中以归化、异化理论为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翻译策略,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的翻译策略。  本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关于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相关理论和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重要性。阐述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关系,探寻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相结合的必要理论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译者的翻译策略,笔者在第一章还介绍了《兄弟》原作的情节概述、写作风格以及对的译者崔容晚韩译本的翻译作了概述。  第二章与第三章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兄弟》韩译本的归化、异化策略进行了具体分类分析。按照归化翻译法包括的替换法、文内释义法、省译法及异化翻译法包括的移植法、直译法、音译法、注释法、增译法来进行详细归类并举出具体语句研究分析。指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必须相互结合,不能只选用其中的一种翻译方法,两种方法要互补统一,才能使翻译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交际法的推广使用,研究者们纷纷借助话语分析、会话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语言课堂的交际性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表明外语课堂如要真正的具有交际性,语言教师应该尽量减少
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批评话语分析(CDA)研究语言、权力及意识形态的共生关系,其旨在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并解释其生成过程以及存在的社
彼得·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成功地结合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一理论明确指出了:在翻译中,并没有纯粹的语义翻译或者纯粹的交际翻译,我们只有把两种翻译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