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中医证候规范化初步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恶性骨肿瘤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恶性骨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中医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在稳定病灶、降低化放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仍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条件的限制,中医药对恶性骨肿瘤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对其证候演变及病因病机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中医药作用疗效及机理还有待实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据此,本研究拟采用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方法,以初步探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中医证候的分类及分布规律。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入选2006年12月-2009年4月病例共100例,均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人。研究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恶性骨肿瘤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00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对建立的四诊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证候类群进行描述性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专业知识,初步制定恶性骨肿瘤化疗期中医证候辩证标准。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九类证候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脾虚湿困、痰瘀互结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常见证候,气血两虚、肾精亏损、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寒湿阻滞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可见证候。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九类中医证候辩证要点:①气滞血瘀证之辩证要点:肿瘤局部刺痛、固定痛、局部皮色红/暗红、疼痛昼轻夜重、面色黧黑晦暗、渴不多饮、头晕不适、烦躁或焦虑、舌紫暗舌有瘀斑及脉弦。②气阴两虚证之辩证要点: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少气懒言、口干、自汗、盗汗、心悸气短、五心烦热、舌嫩红、苔薄白、脉细数。③脾虚湿困证之辩证要点:精神疲乏或萎靡、面色萎黄、全身困重无力、头晕目眩、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淡不渴、便溏腹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脉细弱。④痰瘀互结证之辩证要点:精神抑郁、形体肥胖、周身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瘤体刺痛、心下痞硬、头晕、胸闷心悸、口淡不渴、舌暗红有瘀斑、脉弦细。结论血瘀痰凝是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基本病机,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九类证候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脾虚湿困、痰瘀互结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常见证候,气血两虚、肾精亏损、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寒湿阻滞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可见证候。
其他文献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滋阴清热解毒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血清睾酮值的影响等问题,为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为探索浇水、打孔措施对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群落生物量、多样性的影响,以西藏那曲地区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处理下的草地恢复试验。试验设置浇水和浇水打孔2种
目的:研究电针“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早期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缺血半暗带区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早期针灸治疗缺血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尼氏体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本实验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
患者男,58岁,左腘窝无痛性肿物伴左小腿肿胀1个月。既往口腔溃疡病史10余年,3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下肢皮肤局部小溃疡,1年前出现阴囊部溃疡,均未特殊处理,后自愈。查体:左腘窝触
针对新上市的某车型,根据霜的形成原理,建立该车除霜系统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CFD软件成功模拟了该车前挡风玻璃的稳态速度流场,以及除霜瞬态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分析发现该车
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能够检测管道应力集中状态、无需预磁化、重量轻等优势,在管道内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磁记忆检测技术在管道内检测
高校女生是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后备人才。她们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效率,影响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
目的:研究加味温胆汤对应激性消化性溃疡相关性睡眠障碍大鼠标本兼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复制应激性溃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加味温胆汤组,
通过4个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用碳纤维布加固负弯矩区的试验,研究了加固前不同损伤程度对节点负弯矩区加固后抗弯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加固可以显著提高梁负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