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恶性骨肿瘤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恶性骨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中医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在稳定病灶、降低化放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仍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条件的限制,中医药对恶性骨肿瘤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对其证候演变及病因病机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中医药作用疗效及机理还有待实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据此,本研究拟采用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方法,以初步探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中医证候的分类及分布规律。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入选2006年12月-2009年4月病例共100例,均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人。研究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恶性骨肿瘤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00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对建立的四诊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证候类群进行描述性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专业知识,初步制定恶性骨肿瘤化疗期中医证候辩证标准。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九类证候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脾虚湿困、痰瘀互结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常见证候,气血两虚、肾精亏损、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寒湿阻滞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可见证候。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九类中医证候辩证要点:①气滞血瘀证之辩证要点:肿瘤局部刺痛、固定痛、局部皮色红/暗红、疼痛昼轻夜重、面色黧黑晦暗、渴不多饮、头晕不适、烦躁或焦虑、舌紫暗舌有瘀斑及脉弦。②气阴两虚证之辩证要点: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少气懒言、口干、自汗、盗汗、心悸气短、五心烦热、舌嫩红、苔薄白、脉细数。③脾虚湿困证之辩证要点:精神疲乏或萎靡、面色萎黄、全身困重无力、头晕目眩、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淡不渴、便溏腹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脉细弱。④痰瘀互结证之辩证要点:精神抑郁、形体肥胖、周身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瘤体刺痛、心下痞硬、头晕、胸闷心悸、口淡不渴、舌暗红有瘀斑、脉弦细。结论血瘀痰凝是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基本病机,在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九类证候中,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脾虚湿困、痰瘀互结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常见证候,气血两虚、肾精亏损、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寒湿阻滞为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的可见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