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道德的艰难历程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纳撒尼尔·霍桑是最早一个以他的全部作品演绎人类道德问题的美国作家,他对人类道德的许多思考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他作品中的道德主题对人性中的善恶两面分析得极为透彻,并指出人性中的恶是导致人的堕落,社会道德败坏的主要根源,同时指出这种恶的因素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改善的,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霍桑也指出科学与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科学必须在人的严格控制之下,并应以良好的道德为指导,倘若掌握科学的人居心不良,会给人类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通过对霍桑的道德主题的研究,可以引起我们对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的反思与再认识。 本文涉及霍桑的短篇及四部长篇(《红字》,《七个尖角的房子》,《福谷传奇》,和《玉石人像》,尝试体现其作品中道德主题的整体性及变化发展成熟过程。本文认为,霍桑在其作品中对道德的探索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其在短篇小说中的部分象征其艰难的历程中零散的尝试性的脚印,而他的四部长篇则代表其艰难的历程的四个里程碑。另外,霍桑对道德主题的探索是随着他生活经历的丰富,写作实践的积累而日臻成熟。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综述霍桑的作品及国内外对其评论的概况,并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第二章讨论霍桑的短篇小说中道德主题的三个焦点:1,对原罪主题的思考;2,人与人之间的疏隔和异化;3,科学与人的关系。第三章着重讨论霍桑的四部长篇中的道德主题的成熟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比较霍桑的原罪论和中国荀子的“人性恶”论,他的“乌托邦”理想主义思想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论,发现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道德的思考和追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第四章是结论部分。笔者追溯了霍桑的道德主题的社会根源和主体根源,举例论证在社会根源方面,霍桑继承了爱德华兹的加尔文主义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因此他的道德主题中体现了原罪论和命定论,造成了他看待道德问题的局限性。主体根源方面,霍桑幼年家境衰败,随寡母寄人篱下,形成了他内向,忧郁,多思的个性,也构成了他对道德主题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另外,笔者归纳了霍桑文学成就的三个主要方面:1,象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2,心理分析小说的开拓者;3,罗曼司写作体裁的先驱,并对此进行论证和分析。 笔者认为,霍桑的“原罪论”与中国大思想家苟子的“人性恶”论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因篇幅的关系,本文未深入探讨。另外,霍桑在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小说方面的成就也是关于霍桑很好的文学批评素材。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趋频繁,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英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英语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法桐树与南京法桐属落叶乔木,成树20m上下高,树皮青绿色,叶子呈心形,像手掌一样裂出3-5瓣.民国时期,南京遍植法国法桐,较早栽植的一批法桐树,在现今的炎夏时节早已能够为市里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新屋入住几年,发觉壁纸变黄,欲将壁纸恢复原来颜色,要视情况进行处理.壁纸变黄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入住时墙灰还没有干透就开始贴壁纸,墙灰和壁纸发生化学反应,使表面出现黄
6月16日9时,由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最后一个攻坚堡垒工程、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公路隧道——雅克夏雪山隧道,在参战员工和当地各族群众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