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介绍一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修复复杂的手桡侧毁损伤同时重建大鱼际肌功能,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2)探讨补阳还五汤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作用。方法:(1)采用这样一种手术方式:游离第二足趾时携带趾短伸肌进行复合组织移植再造大鱼际肌,其中趾短伸肌带跗外侧动、静脉及腓深神经肌支以备与受区吻合。临床观察10例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桡侧毁损伤,观察皮瓣成活率、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等情况。(2)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体重约300g,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约6mm长的一部分,采用硅胶管桥接横断的神经。术后实验组每日早晚灌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术后常规饲养,分别于术后4,16周观察。结果:10例患者,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10年,再造手指及移植皮瓣均恢复较好的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3—10 mm,肌电图检测被移植肌肉,结果显示,最短3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5个月,患手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手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大鼠神经损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结果、再生神经血管面积图像、光镜和电镜观测等几方面结果分析,术后4周以后动物跛行逐渐改善,实验组动物较对照组爬行速度快,16周时实验组动物后肢肌肉萎缩状况已明显改善。4、16周取材时,实验组再生神经直径明显粗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再生神经富有弹性,而对照组再生神经组织较脆、易碎。实验组动物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为(23.11±6.27)m/s,对照组潜速率为(16.97±4.91)m/s,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4周,实验组动物再生神经干横切面上微血管数量很多,对照组血管量很少,两者差异极显著(P<0.001)。术后16周,两组神经干血管分布与术后四周虽无明显差别,但两组血管面积仍有极显著性差异[(3060.15±242.78)μm2 vs(586.80±48.02)μm2,P<0.001]。术后4周,实验组再生段神经纤维多,髓鞘比对照组厚,对照组再生段神经纤维分布稀疏,髓鞘薄、着色差,16周时,实验组神经纤维仍比对照组多,而且轴突直径大,髓鞘厚。再生神经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术后4周,实验组再生神经轴浆中线粒体多,有髓纤维多,对照组有髓纤维少,轴浆中线粒体少。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轴浆中线粒体比实验组多,而且实验组髓鞘板层结构清晰,髓鞘已明显比对照组厚。结论:采用复合组织、组合组织移植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是修复手部桡侧组织毁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