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分离蛋白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芡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营养均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保健食品蛋白来源。因此,本论文以新鲜芡实果仁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获得芡实分离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特性、结构特性以及功能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深度开发和利用芡实分离蛋白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实现芡实加工业的高效增值。1.采用等电聚焦法测得芡实分离蛋白主要有四个等电点组分(p15.8-6.53)。2.通过对比芡实分离蛋白的还原和非还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出:芡实分离蛋白中二硫键含量比较高,其主要由三种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6.9KDa、32.0KDa、23.0KDa。3.通过对芡实分离蛋白进行热变性(DSC)分析,得到其变性温度为84.58℃,变性焓为20.513J/g。4.对所制备的芡实分离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26.17%,芡实分离蛋白中组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略高于FAO/WHO的推荐值。通过对芡实分离蛋白进行氨基酸评分认为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较为优质的植物蛋白质。5.芡实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p-折叠,占50%左右,p-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的含量各占20%左右,α-螺旋的含量比较少。6.对芡实分离蛋白的凝胶特性进行研究,确定芡实分离蛋白的最低凝胶点蛋白浓度为5g/100mL,当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的浓度达到8g/100mL时形成的凝胶外观坚固,成形性非常好;在选定的实验范围内,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的浓度、pH对所形成凝胶的硬度、稠度和脆度影响较明显一些,而对粘聚性和黏着性这两个指标的影响较小7.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芡实分离蛋白溶液呈现出触变性以及剪切变稀的假塑性,其触变环面积较小,破坏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结构所需要的能量较低;在25℃条件下,芡实分离蛋白溶液(60mg/mL pH8.0)表现为水的特性,黏度低于0.1Pa.s;芡实分离蛋白溶液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现象,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随着溶液放置时间的增加,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的黏度也逐渐增大,可能是由于芡实分离蛋白溶液分子间所形成的结构不是很稳定造成的;在25℃条件下,随着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的黏度明显增大,提高了蛋白质与分散介质的亲和性,阻止蛋白质沉淀;在低于变性温度时,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溶液的复合黏度逐渐降低;频率扫描过程中,芡实分离蛋白溶液的贮臧模量(G’)明显大于损耗模量(G”),呈现弱凝胶的特性,是一种典型的敷料液和乳化液。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大,动力学黏度(η’)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他文献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菌”),属于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金葡菌能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基质
《裂缝》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前夕出版的一部寓言式的小说。故事借古罗马参议员之口讲述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繁殖由女性单性繁殖到双性繁殖的演变
滚动联轴器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中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其结构形式独特、传动性能良好,是一种先进的挠性联轴器。目前滚动联轴器的设计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其力学性能及传动
本研究对2003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现状进行了阐述。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是一种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存在于纺织印染助剂中而被应用于纺织品的印染和后整理,其主要商业产品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辛基酚聚氧乙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离开执行力,企业所有的战略决策、行政指令都是空谈。办公室是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关键,对保障企业政令畅通、高效运转至关重要。因此,梳理当前国有企业
统计是调查决策者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得到数据信息或规律,进行判别决策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统计知识被普遍运用在
北欧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5个国家以及法罗群岛,主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北欧文化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古代北欧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也在飞快地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这样就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到来了很大的挑战。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这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