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自然观形成于魏晋纷乱的时代中;时局的不稳定与人生的不安定,使一群敏感的士人们发出了“岁月如流”的感慨,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逐渐引导他们走向大自然,在那里寻找内心的本真与永恒。在士人心中自然界有多重含义。它与尘杂的社会对立,接近于人的本性;自然界是恒久的存在,是人短暂生命的寄托;然而山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道”的体现。山水是有,然而它通向玄虚的道,人可以在质有的自然界中,领悟玄虚冥灵的“道”。
东晋人肯定自然界有其本然的结构与情绪;人与自然界之间,有一种逻辑概念无法触及的神秘的语言。因此,唯有放弃一切试图把握其本质的努力,泯灭所有思维和概念的区分,才有可能在原始的浑然一体中,了解万物原始的语言。
自然界之所以能够呈现其亲切的面貌,能够与我们无分,在于我们的心灵空出一个空间,一种虚无,让万物自由地展现。中国思想的核心,在于以“道”的观点看待问题;一切的有限者都体现了道,一切的艺术与文化也是道的体现。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东晋时形成了独特的观察自然界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我们有限的存在,我们顺道而观照万物,以整体看待部分。在不断转换的时空点上,时间和空间都呈现出另一种样子;一切的有限都展现无限,一切的无限都落实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