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阒无涯观 寓目理自陈——中国传统自然观在东晋时期的形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自然观形成于魏晋纷乱的时代中;时局的不稳定与人生的不安定,使一群敏感的士人们发出了“岁月如流”的感慨,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逐渐引导他们走向大自然,在那里寻找内心的本真与永恒。在士人心中自然界有多重含义。它与尘杂的社会对立,接近于人的本性;自然界是恒久的存在,是人短暂生命的寄托;然而山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道”的体现。山水是有,然而它通向玄虚的道,人可以在质有的自然界中,领悟玄虚冥灵的“道”。   东晋人肯定自然界有其本然的结构与情绪;人与自然界之间,有一种逻辑概念无法触及的神秘的语言。因此,唯有放弃一切试图把握其本质的努力,泯灭所有思维和概念的区分,才有可能在原始的浑然一体中,了解万物原始的语言。   自然界之所以能够呈现其亲切的面貌,能够与我们无分,在于我们的心灵空出一个空间,一种虚无,让万物自由地展现。中国思想的核心,在于以“道”的观点看待问题;一切的有限者都体现了道,一切的艺术与文化也是道的体现。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东晋时形成了独特的观察自然界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我们有限的存在,我们顺道而观照万物,以整体看待部分。在不断转换的时空点上,时间和空间都呈现出另一种样子;一切的有限都展现无限,一切的无限都落实到有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对荀子“文”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去重新定位荀子礼之“文”化的美学内涵。一是立足于主体的心性论,从生——性——情——美这一理路来理解
本文主要探讨了罗蒂科学观中的实用主义精神,简要分析了罗蒂与美国经典实用主义者思想的根本关联和超越,指出罗蒂在解读尼采、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等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充
该论文从葛兰西的思想历程出发,探讨了他理论学说的基础——市民社会理论,进而对其思想核心——文化领导权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阐明了这一理论的当代意义.在葛兰西的《狱
宗教在西方历史和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诸位伟大的西方思想家中不乏宗教人士的存在,宗教哲学在西方哲学史里面又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宗教本身是以人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