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全会的主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将法治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方略进行全面部署。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极其重要,它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依托。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来为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助力。 加强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法治文化建设,能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制度;能增强人民的法律素质和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法律保障自身权利的能力;能促进全民守法、护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的形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物化的法治文化的发展。物化的法治文化,就是通过具体的物质载体,如:法院建筑、法治器物、法意服饰等表现法治文化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的一种法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的法治文化要通过现代的一些物质载体表现属于中国现代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文化,体现党的领导,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法院建筑作为物化法治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寓意丰富的建筑外形,蕴含法治理念的建筑设计都在向人们表现和传达法治的精神。 本文选取法院建筑这一物化法治文化的代表作为研究视角,第一部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法治文化和物化法治文化的内涵阐释入手,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背景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法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内涵;第二部分探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法治文化的文化来源。首先是对中国传统物化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是西方物化法治文化的传入与借鉴,最后则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推进和物化法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法治文化具体的法院建筑表现。选取中国四级人民法院具有代表性的法院建筑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这些法院建筑中蕴含的法治文化特征;第四部分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化法治文化存在的现实发展困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