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冷量综合利用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固体吸附式制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节能和环保两方面来考虑,固体吸附式制冷在船舶上的应用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在渔船上的应用研究已初见成效,但是在远洋船舶上尚未达到实用化的阶段。为促进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本文展开以下研究工作:1)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冷量综合利用方案分析。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计算了典型工况下空调室热负荷和冷库热负荷;依据吸附式制冷系统提供的冷量及能达到的制冷温度范围,对空调的直接和间接冷却方式分别进行系统有效能分析,选择乙二醇为载冷剂的间接冷却方式,并通过FLUENT模拟计算确定了温度场分布较均匀的双层百叶送风、单层百叶回风的送风方式。2)建立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冷量综合利用系统实验平台。根据热负荷的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利用锅炉蒸汽作为驱动热源、循环冷却水为冷源,选择高温型吸附剂-氨为制冷工质对,采用单元管式吸附床,构建了五床蒸汽余热驱动吸附制冷冷量综合利用系统,并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对各个气动阀实现了自动控制。3)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冷量综合利用系统性能实验。为考察系统供冷量对外界环境温度、冷却水流量及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基于实测热工参数的计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a)系统供冷量滞后于室内热负荷变化;b)冷却水进口温度变化影响供冷量,冷却水出口温度存在瞬时大幅升高、降低、稳定的循环变化规律;c)冷库温度从38℃下降到-30℃的过程中,降温速率逐渐减缓;d)吸附剂在相同时间内的吸脱附量变化不大。结果表明:a)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变化影响系统的吸脱附平衡,从而影响系统的供冷量,必须使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与系统热负荷相匹配;b)两吸附床在切换时的连通过程将影响冷却水出口温度,但该过程可增加系统中氨的循环量,提高系统制冷能力;c)蒸发压力的调节以及冷库内外温差等因素对冷库温度下降快慢有影响。
其他文献
股权激励制度是当前企业治理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本文对股权激励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及类型.探讨了股权激励的模式及存在的问
柴油机作为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动力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船舶柴油机结构复杂,故障种类繁多,对船舶柴油机进行的故障诊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抽油机作为油田开采的重要设备,其运行过程中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关键参数的获取监测,对于实时了解抽油井的工作作态,管理维护,提高采油效率等方面具有重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航运业快速发展。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船员市场的繁荣。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船员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船员培训光凭理论知识远远
水润滑尾轴承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的油润滑而言,水润滑具有无污染、成本低、节约资源等众多优点。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水润滑必
世界液化气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液化天然气船数量日益增多,这也给修船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液化天然气船的特殊危险性使其进出坞台和其他类型船舶有很大的不同,操作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游艇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中国,各种休闲娱乐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追捧,游艇产业受到了国家政府的极其关注,同时游艇的相关配套设施产品也蓬勃发展,为游
质量量子基准研究被Nature杂志评选为2012年六大具有挑战性科学难题之一。如何实现质量基准的量子化已成为目前国际计量学界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以能量天平精密定位机构为研究对象,对线圈系统精密定位指标要求进行分解,设计了激励线圈和感应线圈的精密定位装置,建立了误差传递模型,并对影响精密定位的误差项进行了实验研究,装置满足了能量天平互感测量对线圈系统精密定位要求。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房地产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对于钢铁需求量日益增大,H型钢作为在上述行业中应用极广的特殊型材,其产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H型钢截面复杂,跨度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104例女性尿液检验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在采集尿液样本时未提供处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