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有机磷农药生产、使用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其造成的生物繁殖力降低、生殖畸形、种群数量下降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久效磷农药是一种高水溶性的有机磷农药,具有环境雌激素活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本研究选用OECD推荐的斑马鱼为模式生物,以斑马鱼全生命周期实验方法,统计分析了0.01、0.10和1.00mg L-1久效磷暴露条件下,斑马鱼F0(成鱼,暴露期28d)和F1(150d龄,暴露期从开始受精到发育成熟)两代的主要繁殖指标,包括总产卵量、一次产卵量、总产卵次数、受精率和孵化率等,并选择卵黄原蛋白(VTG)为指标,利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olt),探讨了久效磷对F0雄性斑马鱼体内卵黄原蛋白(VTG)的诱导作用,结合F0雄鱼和雌鱼精巢和卵巢的组织学观察以及精子和卵子的超显微结构观察,研究了久效磷对斑马鱼2世代的繁殖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久效磷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效应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久效磷对F0斑马鱼繁殖的抑制效应不具有剂量效应关系,0.01、0.10和1.00mg L-1久效磷暴露组的斑马鱼繁殖力呈U型,即0.01、1.00mg L-1久效磷对繁殖的抑制效应小于0.10mg L-1,0.10mg L-1久效磷繁殖的抑制效应最强,明显造成了对繁殖行为和后代繁殖数量的减少,而对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将F1雌鱼与对照组雄鱼配对,在对照水体中进行15d的繁殖研究发现,1.00mg L-1暴露组F1雌鱼产的卵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降低,分别为70.93%和19.4%,说明卵子质量出现下降,表明长期的久效磷暴露对卵巢卵子的发育过程具有影响。(2)斑马鱼F1幼鱼对久效磷敏感。在发育0-30d(雌雄同体期)内,卵黄吸收期结束的第一周(8-15d)对久效磷最敏感,1.00mg L-1久效磷暴露能够造成幼鱼死亡率增加,表明该浓度久效磷对幼鱼具有较强的致死毒性效应。幼鱼高的死亡率也可能会导致斑马鱼种群数量下降。(3)采用金鱼VTG多克隆抗血清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久效磷能够诱导雄性斑马鱼产生了VTG,该VTG具有3个蛋白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35kDa、107kDa和96kDa,其中0.10mg L-1组的3条VTG亚基的蛋白条带颜色最深且较宽,蛋白含量最高,表明0.10mg L-1久效磷诱导雄性斑马鱼VTG能力最强,对雄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最强。我们认为0.10mg L-1久效磷对繁殖的抑制效应最强,可能与VTG的大量被诱导产生有关。(4)久效磷对雄鱼生殖腺组织结构的影响表现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以及小叶基膜的水肿。对精子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久效磷对精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膜系统的损伤,细胞膜、核膜和线粒体的外膜内嵴都普遍出现水肿、断裂和溶解现象,部分细胞周围出现空泡,可能与胞内物质出现外溢有关。其中,久效磷对精子细胞期和囊内精子期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最大,细胞核染色质不能完全收缩甚至出现溶解。谢尔托立氏细胞数量增多且胞质内具有大量被吞噬的坏死精子。(5)久效磷对雌鱼卵子发育过程的影响表现为,在卵母细胞发育早期阶段,久效磷暴露使卵母细胞的核质发生萎缩,核仁形态异常,在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黄卵母细胞)主要表现在卵黄发生溶解,初生卵黄数量减少,次生卵黄发生凝集,细胞核膜水肿部分溶解,与卵黄或细胞质出现互溶现象。超微结构也观察到卵母细胞初生卵黄和次生卵黄发生溶解和萎缩,同时还观察到暴露早期卵膜出现的外放射带局部断裂和内放射带结构溶解变薄的现象,随暴露时间延长0.10mg L-1暴露组卵膜出现外放射带局部融合和内放射带增厚的现象,可能是卵子的细胞保护机制被激活,但卵膜厚度的这种变化影响了F1繁殖力,表明卵子的卵膜结构变化情况可能与繁殖力的变化相关。